返回第一百七十六章 君子国的不甘(下)(第2/3页)  将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惜冒灭国之灾,耗尽国力,使大军远征北荒,直至屠尽敌酋才肯归师,书院为一孤苦幼女,敢与佛道两宗相争,二先生斩破烂柯佛祖石像,才稍渲恶气,唐之所以强,强在敢恨。”

    “唐之所以强,在于唐人。”朝老太爷看着观主,用苍老的声音说道:“我大唐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面对不公与欺凌,有人敢拍案而起,面对侵略,有人慷慨赴死……镇南军在崤山的山林间,艰难地向着青峡进发。

    寒冷的雨水,顺着衣领钻了进去,带走了温度,带来了病患。不时有士兵摔落山崖,同伴们站在崖畔沉默站立片刻,然后继续前进。

    他们疲惫地低着头,哪怕明知道已经晚了,却依然不肯停下自已的脚步,冒着生命危险,蛮不讲理地奔跑着,拼命地赶着路……杨二喜砍翻了一名东荒蛮人。

    他很珍惜这把从战场上得来的弯刀,把刀收回鞘中,从肩上取下草叉,然后重重地砸了下去,确认那名蛮人死透。

    田野里的厮杀声渐渐平息。

    他擦掉额头上的汗水,喘着粗气向四周望去,然后看到了几个相熟的同伴,倒在了覆着薄雪的冬田里。

    战事结束,他站在那几个浅浅的新土堆前,沉默了很长时间,然后望向家乡的方向,他很怀念妻子炖的腊猪蹄。

    家乡学堂里的那面墙还没有漆完。

    当年因为觉得衙门给的工钱不地道,他坚持不肯接这个活,和里正吵了一架,甚至险些掀了酒桌,还时刻准备着去县衙打官司,直到实在熬不过女儿的恼怒和妻子的嘀咕,他才万般不乐意地接了下来。

    但只刷了一半。便看到了那份公告,他便背着草叉与酒肉,离了家乡来到了遥远的东疆,学堂的墙不知何时才能刷完。

    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刷完。

    至少在他的手上。

    杨二喜看着故乡的方向,想着这些让他觉得很麻烦的事情,恼火地皱了皱眉,那道新添的伤疤又裂开了口子。

    血水向下淌着。他抬起手臂,用袖子胡乱擦了擦,忽然想到学堂里的先生。如今再不会因此那面没有漆完的墙生气才是。

    于是他高兴地笑了起来……向晚原牧场的战斗,依然惨烈。

    那名矮小的军官被蛮人的几把弯刀压的单膝跪下,情势极为危险。

    他在苦苦支撑。

    一道黑影从旁边飞了起来。重重地砸在那几名蛮人的身上。

    弯刀雪亮,在仿佛燃烧一般的草甸上划过。

    那道黑影摔落在地,胸口中了两刀,鲜血淋漓,眼看着便是不活了。

    军官认出那是自已的近侍。

    他悲愤地大喊一声,手里的朴刀离了头顶,向着对面斩了过去。

    在这一刻,他根本不去想头顶的弯刀,会把自已切成两半。

    他很幸运。

    围攻的蛮人被他杀死,而他没有死。

    他的肩头中了一刀。鲜血像被划破的酒囊里的奶酒一样向外溢着。

    最危险的是,他的头盔被敌人的刀打落。

    敌人的刀锋,打落头盔之后,还切开了他的发髻。

    黑色的发丝披散在肩头,加上那张没有盔甲遮掩的清秀的面容。此时所有人都能看出来,原来这名军官竟是个女子。

    她是司徒依兰。

    她提着沉重的朴刀,带着满身的伤与怒,带着最后的下属,重新开始战斗,她不知道要战斗到何时。但知道要战斗到死亡或者胜利时……长安有这样一句话,可托六尺之孤……”

    朝老太爷看着观主继续说道。

    此时远处的皇宫被笼罩在风雪里。

    唐小棠站在殿前的雪地里,静静看着南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