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九章 批俗(第2/2页)  世间知己是天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问题,与音乐没半点牵连。

    再比如,小李杜一个感叹‘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另一个嘲讽‘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搞得好像陈叔宝若是雄才大略,兢兢业业,陈国就不会亡似的?杨坚平定北方,巩固关陇,陈朝那点可怜的金陵王气早晚要收敛;况且,自古以南统北,本就困难,止明朝一例而已。陈叔宝搞不搞乐舞,和亡国有什么干系?这是个大势所趋的问题。

    还有,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大谈‘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固然是没错,可却把李存勖‘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归咎于音声歌舞俳优之戏就有些胡扯了。这存属是制度问题,人事问题。战国时期的邹忌起初也是个弹琴的,讽齐王纳谏而致齐国强盛;所以,英雄本就不问出身。再说了,后唐那一群废物臣子连几个伶人都搞不掂,有什么脸面把亡国之失都推到李存勖头上?

    总而言之,把音乐与国势生拉硬扯、因果相连属于极其天真乃至弱智的观点,是对社会发展、国家兴亡的庸俗解读!

    再直白点说,莫扎特、贝多芬时期的德、奥一盘散沙,连国都算不上,难道《g小调第40交响曲》和《d小调第九交响曲》这些都算是亡国之音?今日的德国、奥地利鲜有名曲,难道以国势论,反不如其初?

    再说说流行乐吧,靡靡之声多指此类,可现而今流行乐最发达的是美国呀,其国其势,虽有起伏,可近七十年来依旧独步当世,它怎么没被那些脏话连篇的hiphop给唱垮呢?

    所以啊,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别总想着搞些似是而非的庸俗滥调来论断国事。国家治理与社会经济发展是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来判断与运作的,不是大而化之几句废话便能妄论的。

    吾国自古就爱搞些春秋笔法,善恶褒贬,偏偏还都不能好好说话,喜欢微言大义,这就难免流于庸俗乃至扯淡。司马迁那种自修的史书还可以勉强凑合当个小说读读,无伤大雅;而司马光那种开篇就谈‘德才之辨’并贯之以全书的官修编年史就流毒甚矣。制度变革,时移世迁,岂是单单‘德与才’二字便能说清楚的?”

    洋洋洒洒说到这,吴知己忽得停声,直感耳边萦绕起阵阵凄声苦调,而胸口如遭万条丝缕绷扯,苦闷难言。

    吴知己嘴角扬起一丝苦笑:“看来嫌我真言逆耳了。唉,吴生空自论,楚客不堪听。话说回来,悲风流水,清音杳冥,这难道是...鬼谣吗?”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