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章: 工作变为酒局(第1/2页)  官路红人:娇妻夜不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清泉三月的天,处处青翠葱笼,碧野无际间,塔吊林立,新楼如织;农人耕种,商贾繁忙,恍若盛夏的温度中,张扬着这座小城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经济已经驶上快车道的热度。

    罗简和杨志军、林婷婷三人从城西赶到城建局所在的城南,这中间还在一个路口堵了车,赶到城建局时,时近中午。

    林婷婷将小车停放城建局楼下,杨志军示意她在下面等着,自已和罗简急急地上楼找李大海。李大海是城建局规划科的科长,也是中医院城西分院指挥部的副指挥长。他能出任副指挥长,缘于中医院城西分院的建设,还需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配套。比如说,医院周边的道路硬化、路灯安装、风景树移栽等等,这些可是没有纳入城西分院的投资预算的。

    今天杨志军找他的意思就是想让他将这施工方案的文件给城建局局长张鹏程过目,既然北河建筑的老总尚得喜不将业主当回事。那么中医院作为发包业主,城建局作为管理单位,那有理由将他的承包资质拿掉,或者以违反合同追诉他的责任。

    不过,杨志军也知道,这里边的水深得很,北河建筑的尚得喜还不知依着谁的势在做事。这事儿让城建局局长张鹏程知道,也算他好直接负责这个项目的县委副书记蔡晓岚沟通,看到底是人家不履行合同,还是怎么处理。

    但李大海是个特没有担当也特没有劲的人,他五十有多,隔不了几年就退休。虽然这次让他到城西分院的指挥部当个副指挥长,协调各部门的各项事宜,但他从心里来说,就是管他个卵事勒,他等两年退休了,还搞个毛!何况城西又远,连公交都还要转两趟,他也没有配车的权利……每天搭几块钱进去,这事他才不搞。这也是他一直未去指挥部报道的原因。

    杨志军和罗简既然为了项目的事找上门了,他也不好推诿,再推诿的话在各方面都说不过去。所以杨志军在来的路上,给他打电话时,他满口应着,这时候正在办公室候着。

    杨志军和李大海一见面,互相握了握手。杨志军匆匆介绍了一下罗简,然后又将早上到北河建筑公司的际遇与李大海一说,李大海身子显胖,个子也不高,像个弥勒佛一样,他听完杨志军的诉说后,坐在大班椅座上作沉思状。

    杨志军见他这要死不活的样子,也不绕弯儿,径直说:“李科长,当初竞标的合同,我们是已经带来了,但不知道现在张局长有没有空,协助我们跑一趟县政府,帮着招呼一下北河建筑那边的事,那总经理根本不将我们当回事,我们也是没有办法!”

    杨志军在这事上有些无奈,这临时凑起来的班子,各自都在原单位领工资,人家虽然在指挥部挂个名,但人连来都不来,你有个卵办法。

    可是院长郭高善却像催命鬼一样催他,他是牵头人,是负责的。

    李大海一听,正欲开口说些意见,却恍然想起什么一样抬腕看了看表,眼近十二点。

    他“呀呀”两声,然后说:“都这个点了,你们看看嘛,正是要吃饭的时间,这局长呀,肯定是没有在局里的,今天有沿海的投资商过来,张局长陪人家去了,现在招商任务那么重,每个局都有,不如咱们……咱们吃饭了再说嘛。”

    李大海显然还是老一套,工作搞不搞无所谓,饭还是要吃上,酒要喝上。到时候工作的事儿,自然是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再说,这也不是他私人的事,追责也追不到他。

    罗简和杨志军眼见李大海这样子,心里有些不悦,但也是没有办法,人家是公家单位的人,自已说到底,只是一介医生,何况现在还是流放在外的医生。你们有什么办法?

    二人跟着李大海下了楼,在二楼时,李大海又招呼了办公室两个同事,还有两个估约是刚刚毕业分配来的小女生,大家一齐下了楼坐车前往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