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1985,一切从头开始(第2/3页)  1985,男神拯救计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是何遥的孙女,我叫何肖,我是来找爷爷的故居的。”既然有希望,何肖尽量圆这个谎。

    老人去世,村里一定会给何遥老爷爷家里寄信,这个时候自己找过来,合情合理。

    “哦哟,何遥老先生的孙女啊!也是个知识分子啊,瞧这打扮,真时髦,看上去就肚子里就有墨水。老婆子,你快点去找村长来,就说何老先生家里来人啦!”

    一个身穿大红花袄子的老婆婆扶着拐杖走出来,看了何肖一眼二话不说就快步往外走,一边走还一边冲着街坊邻居大喊。

    “都出来啦!何遥先生家里来人啦!大家出来迎接啊!”

    “谁家里来人啦?”一个村民伸头问。

    “何遥,就今年年初离世的先生,要不是他,我儿子可真是个文盲了,现在好歹能写自己的名字。”老婆婆感激的说道。

    村里的文化人往往倍受尊敬,何遥教村里的孩童识字念书,虽说无法赶上城里人知识丰富,但是能认几个字,写自己的大名,出门在外不会被人骗,这就是最好的了。

    所以何遥被村民们如此尊敬,也不足为奇。

    不过半个小时,何肖所在的院子站满了人,里里外外围的水泄不通,上至八十岁的老人,下至被女人们抱在怀里的小孩子,无一不以一种崇拜的目光看着何肖。

    站在人群中心的何肖,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被人簇拥着,她有些不习惯,脸颊稍稍红了。

    村长拄着拐杖姗姗来迟。

    “哎呀,小姑娘,我这一把年纪又住的远,来迟了,莫见怪啊,莫见怪。”村长一见到何肖,立马伸出一只手握紧了何肖的手。

    轻触这村长长满老茧的手心,何肖心里那一点点的不耐烦也烟消云散了。其实也怪她,要是她再往里走一点点,村长可能就不会走这么远了。

    自己找的人家住在村口,而村长家又住的远,在交通不便的年代里,步行是很费时间的。

    “没关系,村长,我应该去找您的。”何肖不好意思的说道。

    “你看,城里人就是不一样,多有文化呀,一开口就知道。”

    “那可不,你也不看看是谁的孙女,何遥先生呢!咱村里但凡识得几个字的,哪个不是他教的?恩情可大着哩!”

    周围村名低声交谈着,何肖面不改色,心里却轻松很多。

    “大姑娘这趟来是准备把何先生的遗物带走吗?”村长问。

    “是,也不是。我就是来看看爷爷住的村子,能让爷爷死心塌地住下的地方一定很好看。正好我大学毕业了,居无定所的,来这里看看。”何肖言词之中都透露着自己有可能在这里长住得打算,村长要是够精明,应该能知道她的意思。

    果然,村长眼神亮了亮,连忙亲自带路,领着何肖往何遥曾经住过的地方走去。

    “何先生喜欢安静,我们就给他在这山脚下盖了房子,村里穷,只能用几块砖头和几把稻草給先生做个能住的地儿。”村长看着眼前的小屋子,语气里满是歉意。

    何肖知道村里没多少钱,但是以后会越来越好的,住的地方她反而不担心,能遮风挡雨就行了。

    “没关系的,村长,现在新中国改革开放了,再过个几年,咱们村会越来越好的。”何肖道。

    村长一听何肖说“咱们村”,别提有多高兴了。自从何先生去世,村里适龄儿童越来越多,村里没钱开学校,隔壁村有学校又太远,孩子们眼看着就倒了读书的年龄,却迟迟没人能教。

    要是这姑娘能留下,村里的孩子就有希望了!

    ps:书友们,我是童谣,推荐一款免费app,支持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