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井水塘边(第2/3页)  重铸九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包扔在路边上,跨步石子路边的宽水沟,沿着田埂飞速奔向印象中的井水塘边。

    跑到一半——剩下大概不到100米的样子,突然就听见“扑通”一声,井水塘边最后两个身影也不见了,周小川端的是睚眦欲裂,拼命狂奔,也不管阡陌交错的田野适不适合奔跑,10多秒后,赶到塘边,就看见一个小姑娘渐渐要沉下去,周小川迅速扒掉自己的衣服,只留下一条裤衩就跳下井水塘,游向那个溺水的小姑娘。

    顺利救上岸,万幸的是小姑娘并没有昏迷,小川把她搭在膝盖上吐了几口水,一看其没有性命之忧,准备跳下塘再救下一个,哪知道这小姑娘拉着小川的手就是不肯放,“乖啊,不要怕!哥哥去救其他人!”小川轻轻拍着小姑娘紧握的小手,然后轻轻准备推开。小姑娘亦盯着周小川一会儿,却慢慢自己松开了。

    在井水塘里搜寻了很久,水深不见底,一直也没搜到另外三个人,最后筋疲力竭,他就放弃了。毕竟他不是专业的,水下憋气憋不了那么久,井水塘又那么深,哎!只能说是天意如此。

    上岸后拿出一件外褂稍微擦了一下身子,穿上剩下的衣服,然后问小姑娘:“那三个是你什么人?”

    ”妈妈和弟弟妹妹。“小姑娘声音很小,似乎还没从噩梦中醒过来。

    ”走,我们去找人来救他们。“周小川没说找人来捞他们(小川知道一般人5分钟不呼吸就不行了,更何况现在都10几分钟以上了),也没有多问具体情况,就牵着小姑娘的手骑车回了家。

    回到家,把有人在井水塘溺水这件事告诉周母,周母吓了一大跳,急忙拖着小川带着小姑娘,忙不迭的赶紧跑向村书记家。小川家在周屋西坳里,村书记家在周屋东岗上,相隔有300多米,之间不规则的住着几户人家,中间则是那条不规则的“村里公路”,期间遇有大嘴周三婶问:“凤玲,你这着急忙慌的干什么去啊?”

    “小川在放学的路上看到有人在井水塘淹死了,我去跟书记讲下子!”周三婶也是惊诧不已。

    七拐八拐到了书记家,告知这一切。姚书记到底是个村书记,仔细问了周小川具体情况,然后用家里的固定电话报了警。“前面带路!“姚书记对小川说到。

    周屋生产队在恒塘村的最北边,分三组,沿着村子石子路自北向南分别是方屋,周屋,周坂(姚书记和周小川家都在中心周屋组)。

    一行人沿着村里石子路一路北行,一直到岔路,岔路向北转东过姚坂村琚祠村就是金铺乡,岔路向西边是一条新修的通向镇子的石子路,这条石子路之前小川扔自行车的那条路。在小川看来这条路就是书记们的政绩工程,当然这是后话。

    沿着石子路向西走了200米,再跨过水沟,沿着田埂走向井水塘。石子路的北边这一片都属于另一个乡镇金铺乡的姚坂村。

    一行人到达目的地,姚书记一望这一片深水塘,叹口气:“这塘至少有2层楼深,只能等民警过来了!”

    周小川却知道在建的高速公路就近取材(土方),就连隔着几千米的恒塘都被挖空了,更不要说离高速公路这么近位置这么好的井水塘了。当然对于当地政府来讲,能储更多水又能增加村里财政收入,何乐而不为呢!

    等了小40分钟,三个民警开车赶过来,而这时井水塘四周乌压压的一片,围满了人。三个警察商量了之后,一个胖胖的民警让所有人都往后退一点,防止有人失足落水,然后和一个四五十岁的民警到事发地点问明情况,另一个年轻一点的民警则联系打捞队。

    从小姑娘断断续续的话里,大家才知道她叫许丽丽,今年八岁,姚坂村方庄队的,在姚坂小学上一年级。这上面这一段话说的都很正常,重点的是后面的这一段话:“我妈带着我和弟弟妹妹,到外婆家去,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