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6.春季轶事(第1/3页)  赟希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光绪廿六年二月,广州。

    寒冷之气仿已过去,树木开始冒出新枝,回南天气亦随之而来。

    大观河上有行船数只,摇桨便可入户,亦可穿行其间摇至长洲黄埔码头,大户人家里,临水之面有开墙设门停舟以行方便。

    伍青山自农历新年后便开始忙碌异常,伍家的子女并不闻父亲所行之事,终日里,颇是无谓。

    这一日,春光明媚,河岸两旁的柳枝抽了新芽,一路行进,便可到达河南,河南之地多平民,素以种花为生,初春时节,新一波的素馨与茉莉相继绽放,村民们摇着船只去往城内贩卖鲜花盆景,惹得沿途河道亦一片馨香之气。

    贩花之船队列中,有一不惹眼小船行驶其中,闻得内里有人言:“这是汇丰银行的本票,为我与甫之共筹,以供先生遣使,你知我等身份,不便曝露于人前,遂请谅之,今日行船至河南之地,便赠你素馨之花,愿一切事务通达…”此人正是十八甫里的伍青山。

    对面交谈之人听得他言,亦露出感叹之情:“思同甫之义兄可谓慷慨大义之人,国有汝等之士,实为幸事,我暂代先生谢过,也请思同甫之与我等见证革命之势。”

    “大义之名不可担当,唯太平之心皆是,我等静待革命之日,以普华美。”伍青山答他。

    对面那人闻得,频频点头称道:“兄之意,我等皆知,你等行径之人,在广州实属难得,且放心,待得时机成熟,必定大业共享。”

    而伍青山与叶甫之二人听得,只相视一笑,未再作他言。

    ………

    花地,儒林新街,萃香园,毗邻白鹅潭。

    白鹅潭立于珠江,迎西北之水而交汇,斜对岸正是沙面岛,隔江便可远眺岛上沙面堂。此地实为广州花市之地,各色鲜花盆景果林菜蔬供给城内,时值二月,春暖花开之际,甫一进园,俨能闻得芳香之气,叫人好不舒爽。

    格致书院自年末搬来此处,得以继续开课授业,然世道影响颇重,书院至于二月已不过十余学生,此时的学堂显是受华北排帝运动之影响,士气低落无疑。

    上任不过二个月的汉文教习钟荣光先生深感不易,为缓解学子们的低落情绪,便邀约萃香园的陆老板授教学生们盆景之艺,然其行始为优,而终为散,无奈得很,钟先生便教授学生,以豁达之心可通其形,学生位列中,仍有文纬这个青年。

    文纬与钟先生私交甚好,时常见得两人讨论时事大业,然而文纬性情有些急躁,常言语过激引得先生蹙眉,正闻两人似又起了争执,多以文纬言:“先生亦为我会中之人,何以如此,先生长于文纬数岁,亦熟读中外文学数多,岂能愚之?”

    钟先生听得文纬如此激烈言语,只得耐心安慰道:“文纬岂不能了我之心?不为不作为,只慎得陈先生之言,从长计议焉能成事,你这般莽撞行事,何来大相?”

    “先生何以这般思量文纬?文纬不过为成兴中之事罢了。”文纬其人多莽言,幸得身边之人颇照拂,故未生事端,奈何性子仍旧急不可待。

    “文纬啊,慎言谨行方可成大事矣,哎…”接连地叹气,先生之言诸多无奈,这样一个莽撞的年轻人,胸怀一腔热血而怨报答无门,之前的香港面谈如此,今日的谈话亦如此。

    但终究是个年纪尚浅的孩子,一块香甜地美点也能让他安静下来。

    “先生所言极是,然我与同文会高桥先生面谈畅聊,颇得抒发心境,去年年底去往东洋数日,竟觉我等之事实为意义匪浅,今年初,我虚以与省中各处防营将士联络,以查得城中各处的要领,只需香港陈先生报以总理部署,择时日便可商议大计,故文纬如此热切。”文纬自去年秋天与同文会的高桥先生相识,得其引荐识得陈先生,并东渡日本,见得一众有志之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