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7.美国往事(3)(第2/3页)  赟希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堂而皇之的出现在众人面前,伍子洵在旧金山待到第三天时,就总结出来了结论,当他向爱莎求证时,爱莎也点头附和,不是所有人都爱管闲事的,只有那些自认为被华工伤害到利益的激进人士才会那般,不分是非对错。

    比之太平洋号上的待遇,波士顿号的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伍子洵拥有了一个单间,被子和毛巾都很干净,甚至还有一个小小的卫生间,可卫生间那种悬吊在半空的木板感觉并不美好,底下湿热的海风会顺着缝隙钻进来,凉凉飕飕直往上身钻。

    可不知为何,便让他想起了陆瑶北和周家父子,不知他们现在可好?

    另一边,电报山(telegraph hill)。—解释2

    已经过去多日,周士礼依旧未找到合适的工作,不是洋人嫌弃他身板太薄,就是嫌弃他带着一个幼小的孩童。

    近日,他都只得蜷居在华人商会里,等待着洋人雇主的来临。

    商会里有人看他和孩子可怜,便给他腾出了一个杂物间,每日给些简单的吃食,绕是这样,也已经够让周士礼感激不尽。

    周孝贤实在太小,每每窝在父亲的怀里总是格外不起眼,然聪慧的孩子知晓父亲的不易,是以,从来不会吵闹,还会给父亲背诵文章,伍子洵教过的那些他亦记得,周士礼听得孩子懵懂的童语,总是会不自觉涨红了眼。

    终于,在蜷居的日子里,他等到了一份可以带上周孝贤的工作—一给一户洋人律师当仆人,洋人雇主见他老实敦厚,见周孝贤乖巧,便雇佣了他。

    可问题又接连不断的来临,周士礼不会讲英文,还带着幼小的周孝贤,不懂西方的饮食习惯和宗教礼仪,雇主是典型的基督教家庭,爱尔兰移民后代,纵使再亲和礼貌,也是会让麻烦产生。

    这让周士礼挫败不已,在最开始工作时,他不得不一边工作一边去华人商会学习英文,幸而,雇主一家都是不错的人,他们上一辈移民来到美国时,同样也做着低廉的工作,是以,他们多多少少也能理解漂洋过海来的异乡人。

    日子看似渐渐地归于平常,周士礼在短短的几周后,已经会简单的一些句子,但口音仍是惨不忍睹的样子,可雇主一家给予了最大的包容,而孝贤却要好过不少,他能跟雇主家的小儿子玩耍,在周士礼不察觉间,聪明的孩子已经比周士礼的英文更加娴熟起来,时不时还会冒出一些奇怪的词语。

    雇主家住在电报山的坡间,男雇主叫文森海克,就在电报山开设了一家律师事务所,有一个八岁大的女儿伊迪丝和一个四岁的儿子戴文,周边住的皆是律师c商人中上层人士,偶尔外出时,也是能看见几个华人从各家而出,事实上,排华的情绪只在平民百姓的愚昧间传播着,这些上层社会里的人们,并不会受社会喜好办事,这也印证了伍子洵的结论。

    电报山的街区建在一片斜坡上,划分成了三块区域,中间区域里有一块方正的广场,从山坡上沿着两条大道便可到达,这里多是两层楼的建筑,街区并不大,但却是旧金山相对富足的社区,街道里总能见到一些手持警棍的警察集体聚在各处闲聊,俨然一派和谐之气。

    可谁又能想象到,就在距离旧金山不远的尤利卡,已经水生火热。——解释3

    周士礼在最初的几天里,见到那些警察极度恐慌,恨不得整日不出门。他在来美国之前是听说过美国人不欢迎华人,可当他来到这片土地时,却又觉得自己有些草木皆兵。

    警察们见到像他这样的华人时,连眼神都没有给一个。在后来的经验中,他总结出来,这里的华人数量并不少,雇主们都是社会界的精英,谁也不要为难谁,这是电报山里人人默认的秩序。

    在之后的月余里,周士礼已经逐渐适应了海克一家的步调,连周孝贤都俨然找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