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正品遇李鬼难追责(第2/3页)  有关于神的战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秘书合上本子:“那我出去了。”

    辛妹妹看了看腕表:“通知冯师傅,9点用车,让他换一辆面包车,国产的,最好旧一些。”

    8点55分辛妹妹一身休闲的打扮走出办公室,半旧的运动衣裤,稍嫌大,半旧的旅游鞋,肩挎一只硕大的购物袋,是那种常见的地摊货。秘书惊呆了,甚至忘了通常的礼节——起身致意。前厅接待处的工作人员也交头接耳:辛总唱的哪一出?

    关好车门,辛妹妹拨通了家里的电话。前天女儿望南放学回家说嗓子疼,乏力,量过体温37.8度,吃了退烧药,早早去睡了。清晨,她摸摸女儿额头,不烧,便催她上学。女儿却躺在床上嘟囔说:“如果传染给同学,那可是不道德的,再休一天,就一天,好吗?”

    望南在学龄前的生活虽不能说“饥寒交迫”。但“粗茶淡饭”总是贴切的。所以,辛妹妹致富后,从物质上尽量满足女儿的需要,要啥给啥,甚至女儿没有表示任何需求,辛妹妹也会给她塞点钱。“随便买点啥。”过分的溺爱养成了女儿任性,刁蛮的性格,但她容忍了,且不以为然。她发誓,自己身心曾遭受的种种伤痛绝对不能在女儿身上再现,她甚至想过,为了女儿可以永远独身。

    话筒里传来了望南欢快的声音:“有啥指示,辛总?好了,不,还有些不舒服上午反正来不及了,下午吧,一定。中午饭嘛就叫外卖了。好了,别啰嗦了。拜拜!”

    如果说辛妹妹在生活上对女儿很宽容,那么在学习上则很严苛。不仅天天在她屁股后催“学习,学习”。还为她请家教,报补习班,结果被女儿一口回绝:“我又不是倒数第一!得是钱多了?”此话不假,尽管女儿嘻嘻哈哈,疯疯癫癫,一副玩世不恭的做派,学习却在班上名列前茅,这一点连辛妹妹也感到困惑。还有几个月就高考了,女儿却很少熬夜,这令她很是着急上火。对女儿的“保证”,辛妹妹不以为然:“考不上咋办?”

    “打个赌咋样?”望南攀住她的肩。

    “赌啥?”

    “考上了给我一万块。”

    辛妹妹未置可否,反问:“考不上呢?我指一年。”

    “那三天不睡觉。”

    “便宜你了。”辛妹妹戳了戳她的头。

    “嗯,终南山当尼姑。”

    “亏你想得出!三天不逛街,脚就痒痒,就你!”

    “那我去捡破烂儿。”

    “一言为定!”辛妹妹很痛快地伸出了手。

    辛妹妹戴上墨镜美容美发品一条街。她对这里的门店,甚至树木都很熟,也有感情。十几年前,她只是沿街进货的小贩,离开时已是名震一方的大姐大了。两年过去,这里已焕然一新,街道拓宽了,铺上了地砖,统一的砖混结构的门面代替了以前的简易板房。一路过去,许多同行熟悉的身影已经消失,而操着各种口音的老板们又坐在新开的店中。辛妹妹用上丰地的方言对多家老板说,自己准备在当地开个化妆品店,想配些货。令她高兴的是,家家推荐的货品不尽相同,但“馨芳”的几款霜,膏都在其中,尤其是明妃露。

    “这咋样?”辛妹妹装作新手,拿起瓶子。

    “火的很!咋给你说,在咱省,就认这。就像酒中的茅台,烟中的中华。馨芳是大牌子。啥?假货?放一百个心,看好我的门牌1107号,干这七八年了,鞕你做啥,咱都是从厂里直接拿货。我表哥的一个伙计认识辛中国。辛中国是谁?这都不亮清。厂长老板辛妹妹她兄弟,是个啥部长。不信,你去打听,甭犹豫,要多少?”

    对老板们千篇一律的说辞,辛妹妹感到可笑,无奈。真的还是假的。不能妄断。厂里职工近千人,有那么几个“亲戚”兴许不假。相似的话,自己十几年前就说过,也算是潜规则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