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2章:觉得自己太唐突(第2/3页)  陪嫁嫡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留了三人熬汤,做着明日的菜式准备,她遣了思同安置这些人。

    梁靖恒从府里往军里的路上,心里也在反复思量。大军的先头部队会同原州灵州人马呈三路夹击野利的骑兵,以往我军对付骑兵常处于弱势,这回采用了狄云新战术,让西夏骑兵死伤不少。

    骑兵速度快,打运动战,闪电战极占优势。这次狄云用少量的骑兵正面出击做掩护,步兵从左路攻击到野利的重骑兵的内里,用大刀砍马腿,长斧砍骑兵,让西夏重骑兵阵法大乱,想后退转弯但集结的队形又不如步兵的灵活,一时踩踏无数。重骑兵铠甲笨重,落马后起身逃跑极为不便,一旦落地几乎无还手之力,死在大刀下无数,让西夏的王牌骑兵受到不小的重创。

    至此李云台修书想议和,军中不少将领也主张议和,议和也不是不可,毕竟征战极大消耗国库,也让边疆百姓流离失所。但议和是有前提的,首先李云台必须称臣按以往的岁贡纳贡,其次确保通往西域各国的丝绸之路畅通,再一个承诺永不在边境进犯。

    这三条对于翅膀长硬的李云台来说,绝不会接受。即便李云台同意这些条款,但此人极为奸诈,怕是以时间缓空间,等骑兵先撤回修整,再图谋生变。

    军里各主将汇集一堂,议和与主战的众说纷纭,双方讨论的十分激烈,议和有议和的理由,主战有主战的主张,都督王中基只是喝着茶汤并不发话。

    往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般都是主帅先稳住目前的局面,然后飞马快报朝廷,让圣上定夺。

    纵观前朝的历史,武将虽在沙场浴血奋战,但朝中基本是文臣当道,文臣没有亲身到过边关,无法想象边关的实际情况,加上有着各种各样的考虑,很大程度上影响皇上的判断。若是皇上身边有那么几个私欲重的奸臣当道,不仅掣肘前线的主将,更有甚者公报私仇,不时地在皇上面前进谗言,最终做些个祸国殃民之举,不但生灵涂炭,严重时发生朝代的更迭。

    说起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真正又有几个将士敢吃熊心豹子胆,自行决断?除非是极得皇上的信任,皇上授予了极高的权限,否则不定哪天就会秋后算账。

    本朝王元帅一系倒是在朝廷一言九鼎,说话十分地有分量,直接影响到咸帝的决策,但这会子都督并不表态,无疑是让他自己拿主意。

    他也知道此事事关重大,一个不慎就会影响大军的生死存亡,他虽饱读兵书,但毕竟没有亲临战场,没有任何一丝半点的经验。

    他起先只是聆听各将领的言论,不停思量是战还是和?

    反复地考虑,反复地想着利弊,末了,他叫停双方的争执,不再讨论是战还是和,改变争论的矛头,闲话李元台。

    原本李元台并非西夏王位的继承人,应由他的侄儿李克思续位。当年太宗在世时,李氏地方政权历经三百年的发展,逐步发展到傲视群雄的部落,在西北众小的番邦里有很大的威望,太宗灭了内地小方镇割据势力,当时也是下了极大的决心消灭这些番邦。正当太宗准备出兵时,李元台的族兄李继光因和父亲产生矛盾,率了族人到汴梁称臣,这其中就有年仅十二岁的李元台,李继光不仅愿意留在京城,还向太宗进献了四州八县。

    太宗在当时的局面下多方面考虑做出了安抚的抉择,其中缘由一个是怕激化西北地区的民族矛盾,一个是因大宣没有骑兵,如果完全使用武力不能十拿九稳必胜反倒被动,再一个如果攻打西夏,也出师无名。

    在此背景下,太宗重赏了李继光及族人,并授予银州节度使,在大宣的支持下,李继光继承了西夏王。在此阶段,李继光基本还是维系了大宣和西北番邦的和平,在大宣和契丹的战争中,西夏没有联合契丹对大宣发兵,同时维护了丝绸之路的正常通道。当然作为西夏来说,也有自身的考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