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五十三章 迪卡波的末日(第1/3页)  晚清之开着战舰去穿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明的西北战场。迪卡波原本打算接着迪化城大火烧明军一个措手不及,然后借机进攻,从而挽救岌岌可危的局势。

    然而明军早有准备。傍晚时分进城的明军却在午夜时分退出了迪化城,并悄悄的潜伏在迪化城外主干道两侧。

    骄横的迪卡波见迪化城内大火熊熊,以为明军已经中计,大喜过望,催促残余的俄军倾巢出动,打算痛击惊慌失措下的明军。

    可惜,一马当先来到迪化的迪卡波只见到了燃烧的城市,却没有看到从中逃出的明军,“难道明军全被烧死了?”迪卡波有些疑惑。

    边上的一名参谋却似乎恍然大悟的说道,“将军,不好了,我们上了明军的当了。”

    迪卡波气急败坏,“废话,这还需要你说?赶紧撤退。”

    只是,迪卡波他们反应虽快,但是明军早已有所准备,数量又众多,残余的俄军又怎么可能逃得了?

    事后,明军打扫战场,在一众尸体中发现了迪卡波这个大胡子,手中火枪已经没有了子弹,刺刀已经卷边,满身鲜血,有自己的,也有明军的,面目狰狞。

    张元之通过计策,终于消灭了迪卡波为首的迪化守军,让自己除了一口恶气,面色这才好看些。

    张元之明白,此战要想轻松获胜,最关键的还是要看速度。伊犁,无论距离大明的南京,还是沙俄的圣彼得堡都十分遥远,这就导致,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有援军快速抵达,此时,大明军队在此有绝对优势,就应该最短的时间占领伊犁最西面的哈萨,从而占领整个伊犁。

    然而,明军当前是却不能继续作战了,因为伊犁严酷的冬天到来了。

    明军当务之急,是安排住宿,不至因为严寒而导致太多的非战争伤亡。

    另一方面,处于哈萨的老毛子也因为严寒的到来,而放下心来,等待国内的支援。

    此时的沙皇是尼古拉一世。尼古拉是个虔诚的东正教徒,严格遵守东正教教规,很能约束自己,从不错过任何一个宗教活动。尼古拉不吸烟,不饮用烈性酒,每天都坚持散步,从事锻炼。每天尼古拉的生活就像一架有规律的时钟。

    尼古拉记忆能力超群,工作勤奋,每天的工作时间都达到16至18小时,在他执政期间,俄罗斯出现了一大批治国能臣。从这方面就讲,尼古拉一世是个合格的统治者。

    不过尼古拉一世也是一个典型的独裁者。从儿时一直到死始终喜爱军队,几乎达到发狂的程度。他采取纯粹军国主义和官僚主义的统治方法。他的周围都是军人,在位后期他的直接助手几乎没有一个文职人员。他派专使到俄罗斯各地去执行特殊使命,这些专使大都是跟随他左右的将军。但在这种铁的纪律的背后却是极端的**和混乱。尼古拉一世在处理国家事务时往往越过正式的渠道,他最讨厌审议、磋商或其他程序上的拖延,他严重地削弱了大臣会议、国家会议和参政院的作用,愈来愈依赖於在他直接和绝对控制下能够立即执行他的意图的特殊官僚机构。他经常利用在正常国家机器之外的特别委员会,这些委员会总是由他最信赖的几名助手组成。

    东方爆发的战争,让尼古拉一世大为震惊,赶紧召集自己最为看重的将军前来商议。

    米哈伊尔德米特里耶维奇戈尔恰科夫是沙皇最宠幸的将领,接过东方来的战报,眉头紧锁,说道,“陛下,我们不能任由明军在新疆取得胜利啊。虽然,我们原本对于亚洲是不太在意的,物产不丰,气候苦寒,丢掉都不可惜。但是,此时大明进攻伊犁,情形又大大不同。以大明的庞大,想要扩张,胃口又怎么会小?想想当初的铁木真,是如何将初生的俄罗斯屈服在其铁蹄之下的?*,不仅是东欧人的噩梦,同样也是俄罗斯的噩梦。在东方,俄罗斯寻求的是安全边境,但是只要大明掺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