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六章花开无言(四)(第1/2页)  种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巴人真的倒霉了,倒不是因为喝酒,而是他那篇刊载在报上施救邓波的文章,惹起一场风波。

    巴人是以一种现场纪实的手法,描述舞台发生垮塌的经过。通篇笔法绘声绘色地描绘出当时的险境。情节写的很细,甚至连一些细的不能在小的细节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了,这一点无可厚非。

    巴人是冲着邓波小姑娘这样花季少女受伤场面着笔的,这里反衬一种在他看来是可以避免发生的事故的事实真相。巴人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喜欢幻想,这里也不能不说他有着怜香惜玉的因素。

    总之,在通篇的末尾,含糊其辞地稍带抨击一下建筑行业,不应该在组织活动中不负责任,玩忽职守,酿成这样令人心痛的恶果。并发挥想象地扯上了什么楼歪歪,桥脆脆及豆腐渣工程……

    这就惹恼了建筑公司,这家公司来头不小,是省级头号的大公司,他们承建的“某某电力”,有着“电霸之称”的国家电力企业。

    事实上,垮塌的舞台,原本是他们一家对外承包单位,临时雇用几个当地村民用一些木杆搭建的,责任不在建筑公司的一方。——这还了得,小小的一家地方报纸竟敢胡言乱语,往建筑公司身上泼脏水,有损于企业的面子,这就等于往人家企业脸上抹黑。

    建筑公司的老总亲自带着律师找上门来,要求报社和当事人在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否则,将付诸于法律。

    巴人被当即停职,接受调查。

    眼看就差几个月就能转为正式记者的巴人,非常的懊恼,没想到竟惹出这么大的祸端来。

    巴人就给我打来了电话,述说所发生的一切…

    屋漏偏逢连阴雨——巴人在家又和新婚的妻子吵了一架,一气之下的妻子跑回了娘家,扔下了蔬菜大棚无人打理。

    蔬菜大棚是在婚前修建的,那时的巴人与唐晓敏联姻无望。最后,确定下这门不大情愿的婚事。结果,未婚妻不仅带来了种植蔬菜大棚的技术,也带来了筹建蔬菜大棚的款项。

    不管怎么说,巴人是个文化人。在未婚妻的眼里,舞文弄墨的丈夫就是比村里人高出一筹。所以每日去大棚回来,不管她在怎么劳累和疲乏,也给巴人做些好吃好喝的,侍弄的服服帖帖。

    巴人在空暇的时候,也帮着妻子在大棚里劳作。大棚里经常需要通风换气,上午把草扇用拉绳吊起,施肥浇水,照射阳光,使得植物能在阳光照射下,茁壮成长。晚上,再把草扇放下,保温保暖,保护好植物不受风寒。在妻子的指点下,巴人还是学的很快,做得蛮好。

    新娘是在建大棚时过来了,和巴人同居在一起。那时的巴人和未婚妻都有一种新鲜感觉,每晚在大棚一隅不大的土坯房子里,不知颠坏了几副炕面。可到婚后反倒失去原有的激情,没有原先热烈了。

    在往后,由于大棚工作量越来越大,巴人有时也只是蜻蜓点水似地回来走个过场,所有的耕作都由妻子一人承担,夫妻同房的时机就越来越少。

    巴人由于工作的原因,经常几日不回家,到各地采访。回来后就觉得妻子又老又丑。秋风把妻子的脸颊吹得不成样子,黑红脸膛显现出黑芝麻似地雀斑。一把抓的头发歪歪斜斜地拢在头的一侧,也不梳理一下,简直像一团乱麻。

    晚上,巴人勉强的跟妻子交公粮似地做爱,又觉得妻子就像半截不死不活的木头。

    尤其是,在巴人外出时期,邂逅了唐晓敏,那真可谓“两心相悦,天上人间,”的罗曼蒂克。唐晓敏的激情四溢和柔情似水的缠绵,使得巴人流连忘返。但巴人终究认识到,那不是久留之地,读大学的唐晓敏也不可能夜夜服侍他,只不过一夜情罢了。巴人等待着手稿付梓成书后,买了一架相机送给了唐晓敏。当日,他怀着复杂的心情返回家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