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 天造之物?(第2/3页)  神迹之秦时明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就会生锈,被腐蚀,从而露出破绽。而真正的九鼎,据传说,自大禹之时问于事,到如今已经两千多年了,却还是一点锈迹都没有,就像昨日刚铸好的一样。而且,传说归传说,九鼎真正的年岁,恐怕只有所造之人,才会清楚。”

    嬴政一脸的震惊,越听吕不韦说,对九鼎的好奇心就越重。

    “各国常年征战,冶炼的技艺已经获得长足的发展。但就如今这个世代所能达到的程度,复制九鼎一事不是难于完成,而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两千年的人造的出,两千年后的人却造不得,所以老臣称之为天造之物,不足为过。想必,这也是九鼎能作为王权的象征,华夏至宝的原因。而九鼎还有何神奇之处,老臣也并未完全摸索清楚。它们过于神秘,这也是老臣不敢交还于王上的原因之一。”

    嬴政相信,吕不韦说的都是真的,因为吕不韦所说的,一试便知,他没必要说谎。而既然是上古流传下来的东西,也必然有很多神奇之处,甚至让人匪夷所思。原本,嬴政还对上古的一些人物和他们的传说不以为然,如今看来,很多神话故事未必是编造的,真正愚昧的,可能会是自己。 九鼎给嬴政带来极大震撼的同时,也打开了他的好奇心,让他迫切的想要重新认识这个世界。

    嬴政一边思考着,一边绕着九鼎慢慢的走动,仔细的观察着。忽然,嬴政好像想起了什么,转头对吕不韦说道:“仲父,可有登高用的脚梯?”

    “当然有,王上。”吕不韦用手指了一下一个拐角的侧方,那里放着两个脚梯,大约与九鼎同高。

    “帮寡人搬过来一个,寡人要看看九鼎内部是什么样子。”嬴政向着脚梯走去。

    “让老臣自己来吧。”吕不韦连忙走到嬴政前面。

    脚梯不是很重,但很结实,是工匠们制作的,用来蹬到九鼎上部。嬴政也没多说什么,帮着吕不韦将脚梯抬了过去。

    蹬上了脚梯,嬴政用手扶着九鼎的上沿向鼎身的内部看,吕不韦则递给了嬴政一盏油灯。鼎身的内壁也同样都是条纹和图案,与鼎身外壁的很相似。不同的是,鼎身外壁是向外凸起的条纹和图案,而鼎身内部则是向内凹的。与外壁向比较,内壁更像是雕刻出来的,但究竟是不是雕刻的,如今谁也不敢断言了。鼎底也都是这样的条纹与图案,但深浅不一,中间有一个圆球形的凹槽,凹槽的底部,还有五个指甲大小的五个孔眼。

    嬴政又仔细观察了一遍,便从脚梯上下来,转身问吕不韦道:“仲父方才说,清洗九鼎时,水会流出来,可是从鼎底的五个空洞流出的?”

    “正是。”吕不韦点头说道,“在鼎外部底端只有一孔洞有水流出,似乎五个空洞是汇聚到一处的。”

    “那鼎的底部应该有一定的厚度,内部构造,也定有玄妙。”嬴政说道,“每个鼎都如此吗?”

    “每个鼎底都有五个小孔洞,但凹面的形状却都不相同。”吕不韦说道。

    嬴政搬过脚梯,将每个鼎的内部都查看了一下。确实如吕不韦所说,每个鼎底中间凹陷的部分,形状各有不同,但都有五个漏水的小孔均匀分布在凹槽的里面。

    “大概是怕存住雨水,所以才这样设计的吧。”嬴政像是自言自语地说道。

    “老臣也是这样认为。”

    “仲父。”嬴政来到吕不韦对面,“关于九鼎,你知道的就这么多?”

    “老臣百事缠身,自然也不好全心关注九鼎。”吕不韦说道,“都是吕文,吕武在监管,一有什么新的发现,都是他们二人通禀老臣。”

    “那为何要将九鼎放置此处?”嬴政问道,这个问题他进来的时候就想问了。

    “这一年多来,老臣多是将九鼎分别放置于不同的环境里,有的甚至放置于水中。一则便于寒热变化的观察,二来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