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元月十五(第1/3页)  神迹之秦时明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次日,车马准备完毕,嬴政将嬴福送上马车。

    赵高又派了几个人同去帮忙,一行车队随即出发,去往离宫。

    嬴政回到书房,李斯已经在等他了。

    “先生,昨日寡人去了相府,见到了九鼎。”嬴政说道。

    “王上见到的,可是真正的九鼎?”李斯问道。

    “是真正的九鼎。”嬴政说道,“吕相邦说了,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召集了很多能工巧匠,但一直未能仿制出一个与九鼎相似的鼎。并且,在仿制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不可思议的事。”

    嬴政将他在吕不韦府上见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给李斯听。李斯只是认真地听着,并没有提出什么疑问。

    当嬴政问道关乎九鼎的出处,又有何作用时,李斯反问道:“王上是否认为,九鼎真乃天造之物?”

    嬴政被问的怔了一下,随即说道:“既然世人无法仿制,前人更是制造不出。人既然造不出,那只能理解为天物。”

    “若为天物,即为天造。若非天造,也是天人所造。”李斯说道,“依草民愚见,世人并无人知晓九鼎之秘,否则九鼎也不会闲置两千多年,只作为王权象征供奉于王朝之中。”

    嬴政点了点头,表示认同李斯的说法。

    李斯又说道:“王上可以作一个简单的假设,或者猜想。”

    “何种假设?”

    “假设九鼎是由天人所造,那么九鼎便定有其用途。”李斯说道,“而世人又是如何可以从天人手中得到九鼎?若为天用,怎会在世上留存如此之久?”

    “这个”嬴政确实没有想到这一点。

    “唯一的解释就是,九鼎实为天造,但并非天用,而是对于世人所用,并且是由天人故意赐予世人。”李斯说道,“至于为何不用,又究竟是何用途,草民也猜想不到,可能机缘未到吧。”

    嬴政仔细思考着李斯说的话。

    李斯说的不无道理。东西造出来,必然有它的用途,而世人并未使用过,甚至连如何使用都不知晓,只是供奉了两千多年。要想解开九鼎的秘密,恐怕确实就像李斯说的,需要一定的机缘。

    想到机缘,那就随缘吧,嬴政也不去多想了。接着嬴政又向李斯说起吕不韦外府的“论道馆”,并命李斯跟进府外“论道馆”的准备。

    李斯领命去准备了,嬴政也带着赵高出了门。

    接下来的几天,嬴政都是带着赵高早早出门,拜访的多是嬴氏宗族的显贵,有时也会带上成嬌。

    经过了几天的拜访,嬴政确定了几个可用之才,其中最为突出的当属嬴成。

    嬴成与嬴政同辈,比嬴政大了六岁,从小练就一身武艺,也熟读兵法,对大秦更是一腔热忱,对嬴政也一片赤诚,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这一日,嬴政来到王翦的府上,王翦有些受宠若惊。二人主要谈的,多是蒙家的话题。嬴政故意不谈国事,只是说一些无关紧要的事。

    二人正在闲聊,赵高走进来,在嬴政耳边低语了几句,嬴政便向王翦告辞回宫。王翦不解缘由,便问嬴政是何要事。

    原来,是嬴福接回了夏夫人,为避免麻烦,并未进宫,而是在城中的一处客栈等候。嬴政有些心急想见未曾谋面的祖母,于是便急着前往客栈。   见王翦问起,嬴政便将夏夫人的事,简要的说给王翦听。

    王翦只是点了点头,并没有多说什么。这是宫中之事,更是嬴政的家事,他的身份是不便参与的。

    来到客栈门前,嬴福早已等在门口了。嬴福上前向嬴政施礼,嬴政一摆手,跟着嬴政进了门。

    客栈是赵高提前安排好的,并无闲杂人等。因为从离宫回来的,除了夏夫人,还有几位原来的宫中之人,嬴政只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