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帝师求偿(第1/3页)  莲开双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洵暗中吐了吐舌头,待梁太后走出了尚阳宫,她才从地上站起来,偷偷确认了下梁太后真的离开了,才走到御座上坐下,对着仍跪了一地的大臣们叫了声起。李洵清了清嗓子,说道:“诸位爱卿前来想必都是为了昨晚灯会走水之事,朕当时就在那里,火势之猛烈,伤亡之惨重,朕都亲眼所见,一夜之间,多少人葬身火海,多少家庭支离破碎,现场惨状非亲历者不能体会。朕虽为一国之君,可面对此等灾祸,也实在无能为力,纵然后来官府兵马赶到,可除了火势灭后抬出了几具尸体,其余的也无能为力。眼见现场生灵涂炭,耳边又是嘶嚎之声,朕真痛心疾首。”

    众人听了这些话,忙又齐齐跪下山呼万岁。

    李洵苦笑一声:“如今这万岁之声听来甚为刺耳。天降横祸,乃朕之过也,必是朕施政不明方得天咎,如今朕愿弥补,却也悔之晚矣。”

    赵堪培听了这话,已是老泪纵横:“陛下仁爱之心,天可鉴之。唯臣等事君不周,方酿此祸。臣恳请陛下放宽心怀,以龙体为重。”

    “师傅此言差矣。”李洵又道:“今年乃是隆熹开元之年,又是在上元佳节,突来横祸必是上天警示,朕不能逃避责任,必得想出弥补之法才可。诸位爱卿请起,这灾后补救工作还得各位拿出方法来。”

    众人再次从地上起来,李槿便说:“臣以为应当先清点死亡人数,再调查各处失踪人数,户籍官登记造册后有伤亡家庭发放一定数量的抚恤金以示皇恩。”

    李洵点点头:“钱数多少,各位定后拟个条陈明细,朕批后户部拨款便是。”想了想又说:“至于整条街被烧,这受灾的商户以及街道重建,各位是何意思?”

    赵堪培道:“即是被毁,理当重建。陛下若要抚恤死者家庭,那么这受灾的商铺自然也当抚恤。”

    李洵点点头,刚要说话,却见户部尚书黎介安说:“陛下不妥。这火灾中或伤或死的总有千余人,抚恤银已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整条街重建又是百万两的开销,若是商户再赔款……户部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赵堪培却不依不饶地说:“这路边商户虽都是殷实人家,可店铺也等于人家全部身家,身家被毁,他们如何过活?这百姓或伤或死都有抚恤,难道这些商户就不是大显朝的子民了吗?”

    “赵大人站着说话不腰疼。”黎介安急着说:“赵大人若要对几十个商户照价赔偿,自己想办法筹银子,黎某无能为力。”

    “你……”赵堪培一时语塞,只好说:“圣驾面前,岂由你如此张狂?”

    黎介安抱拳对李洵说:“陛下,臣并非铁石心肠。皇上仁慈,可这火也非朝廷所放,朝廷不能担下这个责任,皇上说要发放抚恤银以示皇恩自然不错,可这赔偿二字从何说起呢?”

    李洵一听,似乎也有些道理,沉吟了半晌,说道:“朝廷放银子似乎确实没有什么道理。”她却一时也没了主意,转眼看向李槿问道:“姑姑怎么看?”

    李槿看了一眼赵堪培,说道:“各地谁家着火也没有找朝廷要银子的道理,若此例开了,只怕以后谁家需要钱了,就放一把火将自己的宅子烧个一间半间的,然后狮子大开口就好了。”

    赵堪培一愣,转向李槿,颇为不满地说:“殿下,臣并非此意啊。”

    李槿却不理赵堪培,说道:“陛下,买卖人家总会有个应急的法子。据臣所知,各地商会每年都会酬一笔钱预备给出了事的商户救急,若金额小就直接拨给使用,若金额大,商会可以免息借贷,总之,这不应当是朝廷该管的。黎大人所言正是,火并非朝廷放的,朝廷可以拨银示恩,却没有将责任揽下来的道理。陛下心慈,又亲眼所见惨况,一时心急是有的,可朝廷税银一向有数,备仗备灾,不能轻易划拨。”

    李洵这才回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