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四章 当年那个探花(第1/3页)  莲开双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裕丰府台听见李洵问道朱庆槐,不由愣了愣,这朱庆槐不过是个五品,在地方上,这官也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虽说这人是隆熹二年的探花,可这么多年过去,皇上对他不闻不问的,也不见有什么特别的,这会儿是怎么想起来问他的。裕丰府台尚不知道朱庆槐密折上奏李洵之事,因此也不知李洵问此人是好是坏,只是这人确实未到场,他也只好据实以报。

    李洵奇怪地问道:“你不是说都到齐了吗?”

    “回陛下的话,朱庆槐曾是裕丰府五品同知,不过他煽动造反,已经被革职下狱了。”

    李洵扬扬眉,这裕丰府倒真是特别,一个五品的官,说下狱就下狱了,连句请示都没有,她便想看看这裕丰府唱得是哪出戏,因此故意说:“这朱庆槐胆子真是不小,既敢犯上辱骂于朕,还敢煽动造反,朕倒不能不见他了,他在哪?叫他上来。”

    裕丰府不知道这李洵要干什么,也不知李洵口中的辱骂圣躬是什么意思,不过听着李洵的语气并不喜欢这朱庆槐,倒有几分放下心来,忙叫人去狱中提了朱庆槐面圣,一面为自己的自作主张做着辩解,说拿朱庆槐也实在是无法,裕丰作为一省之首,本就责任重大,可那朱庆槐不但不替上峰分忧,反而煽动灾民,自己实在是没法子了才私自抓了朱庆槐。

    李洵点点头,道:“听起来,此人在地方上是个刺头啊?”

    裕丰府闻听此言,长叹一口气,摇着头数落起朱庆槐的罪状来,说他在裕丰两年,搅得裕丰官场混乱不堪,不听上峰命令,一意孤行,实在是难以管教的很。李洵对这话不置可否,她始终觉得朱庆槐这个名字听起来十分耳熟,只是,一时想不起来,待那朱庆槐上殿,李洵看着此人六尺的身高和稀疏的胡须,更相信她是见过此人的,就问:“你看起来面善的很,朕可曾见过你?”

    朱庆槐倒是不卑不亢,朗声奏道:“臣是隆熹二年的探花,御前奏对时曾有幸得见天颜,皇上曾亲赐臣玉笏一柄,以示勉励。”

    李洵突然就想起这回事了,这朱庆槐是周曦挑中的人才,会试时的试卷她就在周曦的推荐下看了,也相信此人的确是有抱负之人,而之后的殿试,李洵还破格将二甲五十八名的朱庆槐破格录为头甲第三名,在御前奏对时,朱庆槐颇有些恃才傲物,赢得李洵的欣赏,特别赏了他一柄玉笏,又专门将他放在地方是锻炼,只是这锻炼的效果似乎不太好,当时状元和榜眼已经在朝廷大有作为,甚至同科的其余考生也开始纷纷在朝堂上冒尖,只有这朱庆槐,混了这么多年,竟然才是个小小的五品同知。

    如今朱庆槐的模样比当年苍老不少,可这御前奏对的语气和当年还是一样的。李洵深深看了看前面这人几眼,不经意地就看到了他袖子上手肘处的补丁还有他脚下那双底子已磨得很薄的朝靴。凭着自己的直觉,李洵还是相信朱庆槐的,只是她也不像几年前那样冲动,见着个敢侃侃而谈的就立即认定其为良臣,毕竟有抱负是一回事,有能力又是一回事。

    李洵示意万福拿过那份朱庆槐密奏的奏本,她亮出来问道:“这可是你写的?”

    “正是。”朱庆槐只看了一眼便说。

    “污蔑上峰,辱骂朕躬,你可知罪?”

    “臣虽措辞激烈些,可并无污蔑之语。至于犯上的言论,容臣奏禀。”

    这朱庆槐毫无惧色,倒是再次引起了李洵的兴趣:“说。”

    “臣先得陛下圣恩于科举中入仕,又于御前奏对时首见天颜,深感陛下胸怀天下之志,有缔造一代伟业之慧,臣深敬之,因此牢记陛下嘱托,不敢忘怀,自认为官几年间,勤勤恳恳,不敢有半分懈怠。不料臣做官时间越长,越不踏实,官场积弊,贪腐成风,从上至下都为一己私利或者拉帮结派,或者互相倾轧,而陛下对此现象未必不知,却置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