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二章 端午节不欢而散(第1/3页)  莲开双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萧炎对于能收到李洵的回应深表吃惊,吃惊过后便是无休止的战栗,直到信都看完了,他还在发抖。李洵的信相比他送出的那封要含蓄很多,没有表示出接受,也没有表现出拒绝,没有高高在上的姿态,也没有故作矜持的矫揉造作,寥寥几句除了感谢萧炎的青睐,也解释了上次见面的失态,最后将一切交于时间和缘分。

    萧炎知道李洵没有明确的拒绝便是动了心思,他激动地好生收了信便连连冲送信的采新作揖,这副憨样自然又惹得采新一阵打趣,接着他便回到书房再写了回信,信中不见了上次的冲动,而是将自己的感受娓娓道来,少了热烈,却多了几分温暖。

    收了信的采新没有急着回宫,而是回到了府上。贺达还没走,看样子,他是要等到岁安白知府进京了,看见采新回来了,第一时间便关切起白知府升迁之事,采新无奈,摇摇头,在府中待了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就回了宫。

    李洵和萧炎通过一来一往的书信,进展倒快,只是两人似乎都很有默契地回避了见面,李洵虽逐渐展开心扉,可自己的身体情况以及两人的未来还是让她有所顾虑,确切地说,以她的身体和处境,她从未觉得两人能有什么未来,她只是不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太快束缚自己,可又怕太过浓厚的感情最终会伤了萧炎。

    至于萧炎,他担心的并不是未来,而是身份的拘谨,那人是李洵,是一国之君,即使他再动心,也不可避免地在见到她时有拘束感,因此他宁愿先通过书信的方式消除距离,他做事求稳,从不急功近利。

    端午临近,宫里上下又开始筹备过节事宜,对于李洵来说,这个节却过得有些难熬,端午佳节,自然是家人团聚,和乐美满,可她如今和家里人的隔阂,又如何让宴席和乐美满呢?

    李洛还在恼李洵,除了公事,连面都不愿见一面,即使是公事上的见面,也是冲突多多,李洛不愿服软,李洵又受不得她的态度,几乎每次见面都是不欢而散。至于梁太后,因着姐两的不和烦恼,可因为李洵让李洛监斩张小顺的事情,对李洵又多了几分怨气,自那次后,李洛便见不得血,一见血就吐,直到现在,夜间还时常被噩梦惊醒,这些都让梁太后不能轻易原谅李洵。而李添年纪也大了,过了端午,就准备去相王的军中历练了,对于这一点,梁太后也不满意,还不到十三的孩子,怎么就要离家了?可李添坚持,李洵又不劝阻,她也不好再说什么。因着这些原因,这个端午家宴,想必是热闹不起来了。

    果不其然,整个晚上,除了李添在尽力说笑,几个老太妃事不关己地聊着天外,梁太后则一直在想办法说和李洵和李洛,可李洛一直板着脸,李洵也不愿自讨没趣,场子这样冷到家宴的后半段,李添实在有些看不下去了,便端起酒杯,先冲着梁太后道:“儿臣过了节便要走了,儿臣知道母后舍不得,可好男儿就应当从军报国,儿臣是李家血脉,决不能庸碌无为,但是请母后放心,儿臣一定照顾好自己,结结实实地回来。”

    李添个子还未长起来,说话也带着一丝奶起,实在是一副孩童的模样,可说话时却眼神坚毅,语气铿锵,让梁太后立马红了眼,她拉着李添的手,连说了三声“好”,便仰脸饮下了杯中的酒。

    李添又添了酒,又看向李洵和李洛,说道:“这世上除了母后,大皇姐和三皇姐就是我最亲的人了,母后说过,我们是血肉至亲,我从小到大就是两个姐姐护着我,我发誓,等我学了本事,我就护着母后和两个姐姐,谁都不许欺负你们。”

    “好,添儿有志气,又不忘本,皇姐记下了。”李洵笑着说。

    “我还没说完呢。”李添继续说道:“我还希望两个姐姐能快快地和好如初,你们这么吵着闹着最难受的是母后,我看着也别扭,三皇姐以前最爱腻着大皇姐,大皇姐也凡事都顺着三皇姐,你们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