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零六章 代行皇帝之职责(第2/3页)  莲开双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回李洛手中的草,不紧不慢地问:“怎么?被人劫了囚了?”

    “没有,都杀了。”李洛兴奋地说,滔滔不绝地说起刑场上的事情。

    刚说了几句,却又被李洵打断了,她连眼都不抬一下,说:“你跟我说这些做什么?”

    “跟您汇报一下啊。”

    “行了行了,朝政现在你说了算,老跟我汇报,我还怎么休息啊?”李洵不耐烦地挥挥手,说:“该干嘛干嘛去,别吵我,把平儿留给我就行了。你有什么事儿吩咐采新去办。”

    “那,我陪您会儿。”李洛说着伸手去抓堆在一边的草。

    李洵一下将李洛的手打开,说:“西边的战事结束了?”

    “没有啊。”李洛不解其意。

    “南边的呢?”李洵又问。

    “也,没有啊。”李洛仍旧不明白李洵的意思。

    “那你还有工夫在这坐着?回尚阳宫去。”李洵边说边撵着人:“别在这捣乱。”

    李洛苦着脸看了一下窃笑的柳平儿,无奈地回尚阳宫了。尚阳宫的前殿已经侯着一排大臣,李洛叹口气,终于算是体会到了李洵的辛苦,她在御座旁设的偏座上坐下,仔细看了下面的人,除了中书省的两个大臣,还有户部的一人,其余都是兵部的人,便知道他们在这侯着硬是南线和西线有了什么消息。

    果不其然,这些人刚刚收到军情战报,便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尚阳宫。自李洛确定监国后,便搬到了尚阳宫住,在这里,一方面方便她照顾李洵,毕竟李洵时间不多了,她也希望有多些时间能陪着姐姐,另外一方面便是议政方便,东宫较偏,有紧急消息需要传递的话,在路上的一来一回便得耽误不少时间。

    从西线传回的消息仍旧没有什么变化,八王和将古儿一直僵持着,谁都不能进一步,谁也都不能退一步,只是这般耗下去,不利方却是八王,除了军粮军饷供应有些困难惹军士不满外,天气越来越冷了,将士们耐不住西北寒冷,病倒的也不会在少数。

    而南方传回的却是好消息,梁仲率部截住叛军,迎头痛击,连胜两仗,歼敌不少,还俘虏了两个庶子身边的将领,重挫了对方的锐气。

    李洛一乐,舅舅到底是老将出马,那郑国公降了又如何,只要梁仲在,也是不怕对手的。

    “虽如此,可梁国舅手下不过五万人,兵不足,粮也不足,将士的军饷更是快发不出来了,这样下去,军心必散。”所列臣工中便有一人站出来说道。

    “户部为何不赶紧拨粮拨钱?”李洛问道。

    那名户部的官员站了出来,面带难色地说:“回殿下,朝廷要应付西边的五十万大军已经很困难了,梁将军这边的钱粮都是挤出来的,再没有宽裕的了。”那官员一顿,又说:“非常时期,若要筹钱筹粮,北边各省不知可否增加一二成赋税,以供战事所需。”

    “不可,如今动乱时期,百姓民心不定,一旦加税,民心必乱。叛军尚可想办法消灭,可一旦失了民心,那才是真正危险了。”李洛毫不迟疑地否决道,又问:“可否把西边的大军调回来?”

    “不可。”第一个出班的官员又道:“西边战事不利,将古尔二十万骑兵虎视眈眈,若他们入关,恐怕比叛军更可怕。”

    “皇上势要剿灭柔兰国,可灭国谈何容易?“李洛苦恼地说:“不经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恶战,不花费以万万计两的白银,根本不能实现。”

    “殿下,陛下之心是想……”

    “本宫知道陛下什么心思。”李洛打断道:“再从各处抽调十万人马给梁将军指挥,至于粮饷。”李洛愁眉苦脸地看着站在底下默不作声的官员,突然说:“现在各地方官缺口很大,所有七品以下不入流官位竞价出售。”

    一席话说得站在下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