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九 茶饼(第1/2页)  丫鬟的古代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知书掀开帘子,窗外农田一片连着一片,有不少人在田间劳作,能闻到青草泥土的芬芳。

    出城后一直往南,走了半个时辰,终于到达邵家庄子上。庄头三十几岁,皮肤黝黑,看着是个老实人。

    “少爷小姐们一路上辛苦了,午膳已经备好。”庄头说。

    “有劳庄头,我们要先梳洗一番,再用膳。”邵大少爷说。

    三位小姐及丫鬟们跟着庄头娘子去了后院,待梳洗了一番,庄头娘子已经遣人在大厅摆好了饭。

    春燕春桃跟着大小姐去了大厅,有个五六岁的小丫头来喊知书几个去吃饭,是庄头的女儿,叫小福。知书拿了五个铜钱给小福买糖吃,她一路上蹦蹦哒哒的,变成了一个小话痨。知琴三个见了,纷纷掏出几个铜钱给她,把她乐得合不拢嘴。

    饭后歇了半个时辰,一行人出了庄院,直奔桃花山去。知书那辆马车上多了一个人,正是小福。临出发前,小福眼巴巴的看着她们几人,知画想起家中的妹妹,想要带了她一起去。庄头娘子正愁找不到门路送女儿进府当差,见知画这么一说,赶紧把女儿塞进马车里,说不定能在少爷小姐们面前混个脸熟。

    小福第一次坐马车,起初很兴奋,片刻就焉了下去。

    “小福,你是不是困了?”知琴问。

    “不是的,姐姐,我不高兴呢。”小福说。

    知画笑了,“那小福和我说说为什么不高兴?”

    “姐姐们给了铜钱我买糖吃,都被我娘拿走了。”小福可怜兮兮的说。

    知书从角落的食盒里拿出一叠点心,“没有糖,姐姐这里有茶饼你吃不吃?”

    “吃。”

    小福吃着茶饼,一脸满足。

    “不知当年我是不是也这样,无忧无虑,一点小事就能高兴半天。”知棋说。

    “当年?你怎么说起话来跟段嬷嬷一样?”知画问。

    “你们快看,马上就到了!”知书喊道。

    几人把脑袋凑过去,放眼望去,一片粉红的花海,在春风中摇曳。

    到了山脚下,微风拂过,花香迎面扑来。桃花山是邵家的产业,为了方便打理,山下建了房舍供下人居住。邵家主子年年来赏桃花,下人们并不稀奇,有一个管事打扮的男子来见礼。

    一行人走走停停,折花c吟诗,好不热闹。走累了,山腰有一座六角凉亭,正好派上用场。凉亭容纳不下这么多人,大小姐只留春燕在一旁服侍,其他丫鬟婆子在亭子外候着。

    徐少爷诗兴大发,当场做诗一首:

    二月初二春光好,江州儿女来踏青。

    桃花山上桃花娇,六角亭中皆倩影。

    徐小姐尴尬的扶额;陈大小姐低头忍住笑;邵小姐“噗嗤”笑出声。

    邵大少爷瞪了一眼自家妹妹,“徐兄好文采,在下自愧不如。”

    秦博文呵呵一笑,“好诗,好诗。”

    徐少爷心中得意,让小厮拿来笔墨纸砚,准备把自己的沥血之作写下来。众人见了,提起两分兴致,遣人拿来纸笔写字作画。邵小姐大叹可惜,没把古筝带来,辜负了漫山桃花。

    估计大小姐一时半会儿不会离开,知书从邵家丫鬟口中打听到茅厕大致方位,跟春桃说了声就溜了。

    知书从茅厕出来,被一株株桃树迷了眼,分不清东西南北了。在山上不用怕迷路,围绕着山走,总能回到六角凉亭。知书凭直觉往右走,不是来时的路,意识到自己选错了方向。

    呃,那是什么?映入眼帘的是白花花的两团肉,交缠在一起,赤条条的,竟然是两个人!刀疤男子急促的呼吸声,女子低声呻吟,在山中显得特别清晰,知书老脸一红,太尴尬了。

    总不能大大咧咧的从两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