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十七 清汤(第1/2页)  丫鬟的古代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船停靠在虔州码头,春燕知书下船时,码头工人们正忙着卸货。告别了魏老三一行人,两人租了一辆马车,到虔州城里去。

    城里很热闹,两人找了一家人多的食肆,点了两碗清汤。此清汤非彼清汤,虔州清汤实际上就是馄饨,做法上大同小异,不同地方叫法不同。

    清汤还没端上来,知书掰着手指头,盘算给家人买些礼物回去。回来的突然,李家众人事先不知道知书要回来,知书是忐忑不安的。

    出了食肆,两人直奔斜对面的锦绣布庄,食肆老板推荐的,花色齐全c价格公道。正如食肆老板所说,锦绣布庄门面不大,布料种类繁多。知书春燕还穿着当丫鬟时穿的衣裳,现在出了府,也该置办新衣裳。加上给李家人买的,足足花了三两银子,布庄伙计亲自把两人送出门。

    去车马行的路上,看见有卖点心吃食的,知书买了不少。等到了车马行,两人手上提满了大包小包,连车马行小厮见了都乍舌。正好有去青山县的马车,马车上坐着的六个人等了许久,已经不耐烦了。得知春燕知书也去青山县,有人跳下马车帮两人把行李放到马车上,生怕两人反悔似的。马车上坐满八个人,车夫才姗姗来迟,赶了马车往青山县去。

    从虔州到青山县,要经过桃李县,李家在青山县乌雲镇,乌雲镇跟桃李县接壤。马车出了虔州城,放眼望去,山地c丘陵随处可见。

    马车走了两个多时辰,终于到达乌雲镇。知书春燕跳下马车,拿上行李,付了车资,就见车夫赶着马车走了。

    太阳慢慢落下山,炊烟袅袅升起,儿童在夕阳中嬉戏打闹,妇人叫骂声夹杂着犬吠声。走在陌生又熟悉的小路上,看着小镇这几年的变化,知书百感交集。有人看见知书春燕,用好奇的目光打量两人,回过头和身边的人窃窃私语。

    眼前的小院,并不是知书熟悉的模样,几年前推倒重建了。春风拂过,夕阳透过篱笆洒在地面上,温暖了知书的心。

    “你们找谁?”清脆的声音传来。

    知书循声望去,穿着粗布衣裳的少女提着一桶洗好的衣服,旁边跟着一个拿棒槌的男童。少女红润润的鹅蛋脸,弯弯的眉眼,记忆中的模样很难和眼前这俏丽的容颜重叠。

    “姐姐。”知书喊道。

    “你是珠儿?”少女半信半疑。

    “姐姐,是我。”知书浅浅一笑。

    听见知书应答,李瑶激动不已,把桶放在一边,拽着知书的衣袖,上下打量。

    “琼哥儿,去田里喊爹娘,就说珠儿回来了。”李瑶吩咐旁边的男童。

    “唉。”男童应了一声,跑了。

    “珠儿,这位姐姐是和你一起回来的?”李瑶才想起旁边还有一个人。

    “是,我邀请春燕姐姐来我们家住一些日子。”知书说。

    李瑶和春燕简单的寒暄了几句。

    李瑶推开半人高的院门,牵着知书进屋,细说着家中变化。李家正房有五间屋子,中间的是堂屋,其余四间做了卧房。西厢两间屋子,一间是厨房,一间是杂物房。堂屋有扇后门可以通往后院,后院有高高的围墙,围墙下有一片菜园。菜园旁边有两间茅草屋子,一间是茅厕,一间是鸡舍。

    李琼跑到田地里,李氏夫妇和大儿子还在田间劳作。

    “爹,娘,二哥。”李琼喊了声。

    “小兔崽子,别嚎了,回家帮你姐姐烧火去。”黄氏骂道。

    “娘,快回家去吧。”李琼说。

    “你是不是皮痒了?”李大牛笑骂道。

    李瑞乘着爹娘没注意,朝着李琼做了个鬼脸,低下头继续干活。

    “大姐让我来告诉你们,珠儿回来了。”李琼说。

    “你说谁?”李大牛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