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三十七 米酒(第1/2页)  丫鬟的古代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清镇集市上,李珠和黄氏卖完最后几个茶叶蛋,已是午时末。李珠提着木桶,挽着黄氏的胳膊,往包子铺走去。

    这几天,母女俩人三清镇c大溪镇两头跑,每天能卖一百个茶叶蛋。

    在包子铺买了六个肉包子,母女俩人穿过街道,越过人群,远远看见站在歪脖子树下的李大牛。

    “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黄氏问。

    “许多人前两天买了觉得好吃,今天又来了。”李大牛说。

    李大牛去桃李县卖茶叶蛋,每天能卖两百个,回程的路上绕到三清镇,捎上妻女一起回家。

    一家人忙得晕头转向,每天能赚半两多银子,用黄氏的话说,做梦都会笑醒!

    回到家,李琼和一个年纪相仿的男孩在院子里跑来跑去,李珠以为是街坊邻居家的孩子。见到门口的牛车,两个男孩子纷纷跑过来。

    “爹,娘,三姐。”李琼喊道。

    “二姨,二姨夫。”小男孩喊道。

    “唉。”李大牛回了声。

    “东来,这是你珠儿表姐。”黄氏指了指一旁的李珠。

    “珠儿表姐。”东来乖巧的喊了声。

    原来是小姨家的表弟。小姨嫁到长富镇谢家村,育有一儿一女,女儿谢小喜,儿子谢东来。

    “二姐,二姐夫回来了。”一位二十多岁的女子从堂屋出来。

    “三妹。”李大牛回了声。

    “三妹,三妹夫来了吗?”黄氏问。

    “他没来,”女子顿了顿,“这是我外甥女珠儿?”

    “小姨。”李珠喊了声。

    “长大了,不像小时候又黑又瘦。”小姨说。

    一行人进了堂屋,李瑶和春燕已经摆好了饭,她们都吃过了,特地给李大牛几人留的。

    “珠儿回来了,二姐怎么不告诉我一声?还是东来他爹跟我说的,正好今天有空打算来看看外甥女,谁知道你们都不在家。”小姨说。

    “你们都忙着田里的活计,不方便上门打扰,本想忙完这段时间再给你捎信。”黄氏说。

    “听瑶儿说,你们去了三清镇卖茶叶蛋?”小姨问。

    “是,明年打算送琼哥儿上私塾,开销大,卖茶叶蛋补贴家用。”黄氏说。

    “明年送琼哥儿去私塾?”小姨惊讶的说。

    “还不是珠儿这丫头东来和琼哥儿同龄,你回去和三妹夫商量一下。”黄氏说。

    “谢家没分家,公公婆婆答应才行,你妹夫在家里说不上话。”小姨说。

    “东来是长孙,亲家公公一向看重,你回去说一声,应该不成问题。要不你和我们一起卖茶叶蛋?你自己有银子,就不用看别人脸色。”黄氏说。

    “不用,省得便宜了别人,东来念书的事情我会和公公说的。二姐,你要是忙不过来,可以找三哥帮忙。”小姨说。

    小姨父是家中长子,下面有两个弟弟,爹娘偏疼小儿子,两个弟媳都不是善茬。

    “三弟和他小舅子一起养蚕,哪能看上我们这几个小钱?”黄氏笑道。

    “养蚕的事没成。”小姨说。

    “我怎么没听说?是不是不够银子?”黄氏惊讶的说。

    “娘告诉我的,听说是三嫂的弟弟找了三嫂弟媳的娘家人。三哥好面子,忙前忙后一个月,结果人家把他撇下了,他哪里有脸跟你说?”小姨说。

    “那你帮我跟他说一声,他要是乐意,让他来一趟。”黄氏说。

    “好,我一定帮你把话带到。对了,亲家二哥今天来找二姐夫,中午我们一块吃的饭。看见我们一屋子的女人,吃过饭他就出去了,说是晚点再来。”小姨说。

    小姨带来一小坛米酒,是她婆婆酿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