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八十四 盐碳豆腐(第1/2页)  丫鬟的古代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西南坊李家,黄氏正在后院菜地里锄草,盘算着把菜地修整一番,抽空种上一些萝卜和菠菜。

    自从饺子馆招了帮厨,黄氏就空闲下来了,李大牛没空时,才去铺子里帮着看守柜台c收钱。如今也不用每日送饭去饺子馆,饺子馆里另外起了炉灶,由帮厨的胡婶掌勺,胡婶厨艺不错,李宝生和良玉吃了都赞不绝口。

    胡婶的丈夫胡大叔是渔民,祖祖辈辈以打渔为生,住在离码头不远的村落里。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日子过得十分拮据,胡婶不得不找份活计补贴家用。

    三伏天闷热难耐,黄氏累得大汗淋漓,一口气喝了碗绿豆汤降暑,瞬间感觉活了过来。

    “娘,天气太热,您歇一会儿,当心中暑!”李瑶心疼的说。

    “晓得了,你赶紧回屋里去。”黄氏放下碗,接着干活。

    李瑶想帮忙,不过黄氏不答应,俗话说一白遮三丑,大姑娘晒黑了就不好看了。

    李珠扶了扶草帽,指了指身后堆着像小山一样高的蔬菜,“娘,这些够了吧?”

    倒不是黄氏偏心,用黄氏的话来说,李珠年纪小不怕晒,捂一个冬天就白了。

    黄氏抬头扫了一眼,“多摘点,我给肖嫂子送一些。”

    肖家就在李家隔壁,黄氏搬来虔州之后,与街坊四邻走动频繁,尤其是隔壁邻居肖家。

    李珠出了一身汗,感觉浑身黏黏糊糊的不舒服,洗了个冷水澡,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然后去了李瑶房里。

    映入眼帘的是雕花博古架,原屋主留下的家具之一,黄氏用不上就搬到李瑶房里。与博古架挨着的是一张深色木纹案台,案台上摆放着一个黑漆妆奁匣子,和一套文房四宝。床榻摆在最里面,挂了天青色的帐子,李瑶正坐在床沿上纳鞋底。

    李珠扫了一眼,不难看出她在给李琼做鞋。李琼跟附近的孩子们熟悉了,整天跟着他们东窜西跑,特别费鞋。

    “大姐,你是不是有心事?最近看你总是闷闷不乐的。”李珠挨着李瑶坐下。

    李瑶咬了咬唇,犹豫了一会儿,才开口:“珠儿,前几天我遇见了况秀才!”

    李珠惊得跳起来,“什么?他还敢来找你!”

    “不是来找我,买菜回来的路上碰巧遇见了。”李瑶用手比嘘,跑去关了房门。

    “你有没有跟爹娘说?”李珠皱着眉头。

    李瑶摇了摇头,“没有,他们肯定会担心。”

    “那厮跟你说什么了?”李珠咬牙切齿的问道。

    “没,没说什么。”李瑶目光微闪,一副心虚的样子。

    “我要去告诉爹娘。”李珠作势要走。

    “珠儿,别去,我跟你说还不行嘛!”李瑶拽住她,一脸哀求之色。

    李珠噗嗤一声笑了起来,“这还差不多。”

    李瑶才反应过来,妹妹只是吓唬自己,哭笑不得,“真是个坏丫头!”

    “大姐快说。”李珠催促道。

    李瑶讪讪一笑,似乎有些难以启齿,“他觉得跟我有缘,还说他当初是被逼无奈说了一大通乌七八糟的鬼话,我是不信的。”

    ”大姐,你就是为这件事烦恼?“李珠笑了笑,谁没遇见过人渣?

    “那倒不是,”李瑶深深地叹了口气,“如今我们家不愁吃穿,一家人平安健康,弟弟们有书可念,连我也认了几个字,我觉得这样挺好的。要是我们一家人永远在一起,那该多好!”

    近日黄氏有了空闲,正琢磨着给李瑶找婆家,不光托媒婆帮忙,还向肖婶她们打听。

    这个时代对女子的束缚太多,李瑶有这种想法不足为奇。就拿李珠的三位姑妈来说,嫁的并不远,李珠回来有几个月了,没见过姑妈们回娘家。听陈氏说,姑妈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