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扔出去
仓库内部分上下两层,单层的面积有三百平米左右。吴鑫没有那么多钱,不可能在楼上楼下都摆满台球桌,所以就将装修的重点放在了一楼。
其实一楼的装修也很简单,甚至连墙壁都没有刷,就将墙砖露在外面,就是将水泥地面重新铺了一遍,然后整齐的摆上了十二张台球桌而已。另外又在门口右侧的吧台旁摆了几张沙发,以供等候的人可以有个休息等待的地方。
这个时代台球算是一个很普及的运动,到处都能看到台球案子。很多小商品市场内,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一般来说摆在露天的台球案子,打一局一般都是五毛钱,而在室内则相对贵一些,打一局一般都要一块钱。
二楼吴鑫暂时不打算摆上台球案子,一来一楼的十二张台球桌总体来说已经可以满足前来打球的人需求,二来他的资金也并不富裕,仅仅这些台球桌就已经消耗了他大半可以动用的资金,而他还要留下一点钱用于应急。
除此外,他还打算将楼上变成他们的住所,干这行的一般都是后半夜才会休息,而他们这些人都是借住在叔叔大伯等亲戚的家里,偶尔的半夜回去一趟还无所谓,天天如此的话难免会出现矛盾。所以既然这里有地方,索性就在楼上打几个隔断,把这里当成今后的住所,既可以方便看场子,又不影响亲戚的休息,正可谓一举两得。
当初装修的时候,吴鑫将这个设想告诉了负责找人装修的那个厂办主任,对方连犹豫都没有犹豫便答应了下来。这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而且不过是临时的休息地方,甚至连砖石都不用,直接的找了些板材在靠近里墙地方打出几个隔断来就把问题给解决了。
台球案子是李超英找人帮着给购买的,这不但省了吴鑫不少的钱,同时也节省了他大量的时间。如果不是李超英从中帮忙,单是这十二张台球桌,就至少要让吴鑫等上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也正是由于李超英从中不遗余力的帮忙,从而使得吴鑫从租下仓库到完成装修再到开业,先后只花了半个月的时间。从而使得吴鑫的这家台球厅,终于在元旦这一天正式对外营业。
开业的前一天,李超英带着吴鑫去拜访了这一片的两个老大级的混混。尽管两个老大看在李超英的份儿上,不打算收吴鑫的钱。但是吴鑫还是坚持每个月按规矩交给他们份例。靠人情维护台球厅不受外人骚扰,远不如收取保护费后来得尽心。现在看似省下了一笔不少的支出,实际上对台球厅来说并非是什么好事。
台球厅开业的时候,这条街上的两位老大并没有亲自过来,不过却派了两位身边的人,送来了两个花篮。可谓是给足了吴鑫的面子,同时也等于间接的告诉别人,这里有人罩着。
由于是新开业,加上台球案子的质量还算不错,虽然比不得那些大品牌,但是也算是不知名品牌里面的精品,所以来这里打球的人络绎不绝,基本上从早上开门一直到后半夜关门,十二个球台始终都有人在玩儿。
开业后的几天,曾经代表这条街老大过来送花的那两个人,每天都会来这里转上一圈,有的时候和吴鑫说上几句话就走,有的时候会留下来打两杆球再走。吴鑫知道这是来帮他们照看场子的,所以自然也就不会收他们的钱。
刘建国和温馨两个人负责在吧台收款,宋建军、吴鑫以及小刀他们四个则负责照看场子,也就是哪张桌子需要开球了,他们过去帮着码球,或者说谁要了烟或者饮料什么的,给人家送过去。
楼上也有两张台球案子,不过不是对外开放的,是他们这些人没事的时候练球用的。有的时候来打球的人会出现单数,这个时候可能会需要看场子的人这个架子,也就是陪打。按照这个行当里不成文的规矩,如果台球厅出的陪打要是输了的话,那是不能收钱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