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章 风起(第2/4页)  溪水流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时也顾不得礼节和他人的注视,径直走到他身边,陪他一起跪着,他看了我一眼,嘴唇动了动,最终什么也没说出来。我们就这样跪着,不知多久,外面有人叫皇上驾到,我们麻木地行了礼,康熙看看胤祀又看看我,最终什么也没说,在良妃身边站了一会,黯然离去。

    在康熙转身的那一刻,我看见了胤祀眼中的痛楚,他的母亲活着时,他的父亲没怎么看过,他的母亲死了,也就换回了那么一眼,良妃这一生,实在太不值得了,也许离开是一种解脱。我陪着胤祀跪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我就晕过去了,等我醒来,听小云说良妃已经安葬了,八爷几天未曾合眼,一直到丧事办完。我自责不已,在这种关键时刻,我怎么就晕过去了,就留胤祀一人面对。

    一会,胤祀进来了,比起那天,他的气色好了许多,也许他已经接受了,我刚要开口,他便用手阻止了:“什么也别说,赶紧好起来,我不想再失去你了。”

    这样简单的几句话,我一听,眼睛就模糊了,我坚定地点点头:“好,我一定不会离开你。”

    那天晚上,我们在院子里,摆了一院子的蜡烛,并把良妃的衣物一件件给烧了,让她彻底地离开这个地方,去享受自由吧!我们用自己的方式继续怀念她,我告诉胤祀:“好人死去以后,会飞到一个地方,那里风景秀美,衣食无忧,人人友爱,并且可以在那里与以前失去的亲人相聚,并等待还在人间的亲人某一天的到来,那个地方就叫做——天堂!”

    胤祀听后微微一笑:“为了见到额娘,为了我们永远再一起,我也要向能去天堂的机会努力!”

    胤祀恢复爵位以后,并不像往日那般忙碌了,所领的差事也皆是些琐碎的事,康熙许是真的对他心有芥蒂了。与之相反,十四却越来越受康熙的器重,经常受到召见,并屡屡委以重任,十四到是不负圣望,每次都能圆满完成任务,康熙也就更加喜爱这个儿子。朝中跟风而动者,又把笑脸对准了十四,可是,碍于八贤王的威名,又不能冷落了八爷,两边讨好的结果是两边都得不了好,我有时真替这些人累,活着就是为了做颗墙头草,不仅是风吹一边倒,还要两面倒。

    就这样,日子波澜不惊的过了几个月,八福晋似是为胤祀的未来忧心,最近也没功夫搭理我,我更加乐得清闲,整日不是睡觉,就是待在花园看书,有时胤祀提早回来,我们便聊聊天,只是绝口不提朝中的事。一日,我正躺在树下看书,一阵风拂过,蓦地感觉一阵凉意,几片枯黄的叶子顺势飘到我身上,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秋天到了,我不禁有些莫名的伤感,总觉得结局也许就如这些枯萎而落的叶子般,不管曾经如何明翠,也终敌不过一阵秋风。

    正伤感时,胤祀已站在我身边:“好端端地怎么看起来这么忧伤?定是在家里闷的时间长了,自己又胡思乱想了,不如明日我去告几天假,咱们一起出去散散心,地点你定,如何?”

    “真的?你能抽出身来?”一听出去玩,满脑子的愁绪顿时烟消云散,胤祀见我这样,不觉好笑:“你这悲愁也散的快点,我现在正是清闲,不碍事的,你说吧,想去哪?”

    我想了想,一个主意就形成了,第二日,胤祀告完假,我们换上平民的汉装,不让家奴跟着,雇了一辆马车,来到郊区。在清朝,城区只能住旗人,所谓的旗人并不一定是满族人,有满八旗、汉八旗和蒙八旗,一共24旗,只有旗人方可住在城里,剩下的,也就是民人,只能住郊区。清朝又有规定,旗人不允许经商和做工,可朝廷给的月奉不多,官员又层层盘剥,再加上分给旗人的地又都在郊区,旗人无法每日奔波去种地,却又要维持生计,于是就把这些地租给了住在郊区的民人们,而我们这次出游,就是要到这些民人住的地方,远离京城好好放松几天。

    我和胤祀随便找了一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