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2章 北海历史 加入书架第十四更(第2/3页)  完美乱世域外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具温媚娘和农雪悦所描述,自己极有可能是楚光扬,有百分之九十的确定。

    温媚娘道:“关于你的事情,我们知道的都已经全部告诉于你。你可知这北海在西汉时期版图?”

    “我失忆啦,自然不知北海历史。”铉恒耸了耸肩,表现得无可奈何。

    “北海又名贝加尔湖,在西汉时期,贝加尔湖是在匈奴的控制范围之内,名曰“北海”,苏武前辈就是被单于流放到“北海”的,苏武前辈在北海边艰难熬过十九年,最后回到汉都长安。可怜苏前辈,竟然在这么偏僻寒冷的地方待了十九年,他真乃我天朝上国民族精神之魂。”来到这里后,温柔馨感觉到了刺骨的寒冷,她想到了当初牧羊的苏武前辈,感同身受下,不禁自己也差点落泪了。

    农雪悦见温媚娘动真情,一时间说不下去,便接着话头道:“是啊,苏武前辈真的让我等后背敬佩。当年,李陵多次劝说苏前辈投降,当时,苏前辈写下《别诗》四首,以表对大汉朝忠心。还好,我曾研习《别诗》:

    其一

    骨肉缘枝叶,结交亦相因。

    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

    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

    昔为鸳和鸯,今为参与辰。

    昔者长相近,邈若胡与秦。

    惟念当乖离,恩情日以新。

    鹿鸣思野草,可以喻嘉宾。

    我有一樽酒,欲以赠远人。

    愿子留斟酌,叙此平生亲。

    其二

    黄鹄一远别,千里顾徘徊。

    胡马失其群,思心常依依。

    何况双飞龙,羽翼临当乖。

    幸有弦歌曲,可以喻中怀。

    请为游子吟,泠泠一何悲。

    丝竹厉清声,慷慨有余哀。

    长歌正激烈,中心怆以摧。

    欲展清商曲,念子不得归。

    俯仰内伤心,泪下不可挥。

    愿为双黄鹄,送子俱远飞。

    其三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欢娱在今夕,燕婉及良时。

    征夫怀往路,起视夜何其。

    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

    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

    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

    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其四

    烛烛晨明月,馥馥秋兰芳。

    芬馨良夜发,随风闻我堂。

    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

    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

    俯观江汉流,仰视浮云翔。

    良友远别离,各在天一方。

    山海隔中州,相去悠且长。

    嘉会难再遇,欢乐殊未央。

    愿君崇令德,随时爱景光。”

    “苏前辈之心,当真坚韧不拔,我们作为后辈,绝不能给他老人家丢脸。还好,苏前辈不是七千年前来的这里。据说,最早生活在北海的居民是距今七千年前的肃慎族系先民,后人从他们留下的壁画等物来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在湖岸的萨甘扎巴悬崖壁上刻着海东青c天鹅c鹿c狩猎台c跳舞的萨满巫师等图画。另外,在湖岸上,沿着路边还建有许多石祭台,这些图画和祭台可能是早期居民的生活见证。不过,现在是冬天,大雪覆盖一切,我们看不到壁画。”农雪悦也听说过北海,还了解过关于北海的许多历史。

    “是啊!看不到壁画,或许现在不是冬天我们也看不到壁画,因为公元前六到前五世纪,突厥族库雷坎人从东方迁移至贝加尔湖边,随着岁月得痕迹,慢慢的毁了很多壁画。他们在这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