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8(第1/3页)  雪松三部曲之鼎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新住宅小区建设一停就是小二十年,可生儿育女仍在继续,于是,居住状况越来越拥挤,迫使人们开始对现有住房进行局部改造,以扩展居住空间。

    拿阎岩c乐长乐两家来说,原本各有大屋一间,厨房一处。两家厨房东西相对,中间空地则为两家日常活动c孩童嬉戏的共用空间。正房与南院墙之间的狭窄空间多为存放煤炭c杂物之处,也有人家儿用来栽花种菜。

    到“文革”前,阎c乐两家经过商量,首先利用两家厨房中间的空地兴建房舍,方法是将此空间各自用砖墙隔断,即每户得到一半地域,然后在此空地上建成小屋。小屋南墙利用了正房北墙,东墙(或西墙)则利用厨房的西墙(或东墙)。建成的小屋面积有六c七平米,在厨房一侧开门,靠北墙砌有火炕,供大人居住。如此,原来大人与孩子睡在一张床上的不便就得以解决。小屋建成后,大屋“后门”被隔断,出入需先经小屋到厨房,再从厨房北墙所开的门出到院中。这样,厨房又兼有过道的功能。因厨房面积近八平方米,较为宽敞,故入夜后,都会把自行车推进来存放。

    这种模式,也是鼎金街居民自建房最通行的方式。

    “文革”中,居民们又开始在正房对面盖小房,并在小房前搭灶台,把暑热天的厨房功能移到室外,这样比较凉爽。

    一时间,盖小房成为鼎金街一大景观,家家备料,户户兴工。小房内部空间为八至十二平米,有“一面坡”式屋顶c硬山起脊屋顶,都是砖石墙承重搁放檩条,檩条上或放木板,或放编笆,顶上抹花秸泥,然后或抹白灰膏,或用板瓦覆顶。由于各家备料不同,盖房手艺不同,房屋大小及颜色不同,故小房盖得五花八门,且越是后盖的房子越规整漂亮。

    乐长乐盖小房比阎岩更有所便利,因为一栋排房住着六至八户人家儿,其中把东c西两头儿的住户有能多盖出一处小房的地方儿,令人羡慕不已,而长乐就住排房西头第一间。眼下,他正准备把这间“额外”的小房建起来。这样,不仅志强能有地方儿结婚,他也能把岳父岳母从农村接来,一尽他们夫妻俩做女儿女婿的孝心。说心里话,长乐也觉得多年来亏欠妻子很多,想竭尽所能加以补偿。

    为确保新二高炉采用的37项新技术获得成功,赵天鸿不仅让重新出来工作不久的盛铭懋恢复北城钢铁公司副总工程师职务,还让他担任新二高炉工程副总指挥兼总工程师,统领该工程的技术工作。

    在赵天鸿眼里,盛铭懋一直是郝廷魁退下来后当仁不让的继承者。虽然“文革”中盛铭懋因为所谓“历史问题”被撤职,但天鸿始终认为,在北城钢铁公司高炉工艺技术开发方面,盛铭懋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自解放初进入北城钢铁厂到如今,盛铭懋的研究重心一直是高炉。从“矿石中和混匀c分级入炉”工艺到“高炉矮胖炉型”研究,从“高炉喷吹煤粉新工艺”到“顶燃式热风炉”c“无料钟炉顶”,在这些关键性高炉技术攻关中盛铭懋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天鸿相信,盛铭懋一定能够让多年研究的成果在这次新二高炉改造中大放异彩。

    这天,天空中飘着霏霏雪粒,有一行人在北城钢铁公司铸造厂门口集合,然后打着伞沿铸造厂南墙往西,朝红霞岭半山腰走去。这些人当中有赵天鸿c谢观澜c郝廷魁c于大贵c盛铭懋等几位北城钢铁公司领导层干部,也有乐永乐c乐长乐c乐惠芹c乐惠莲等乐家兄弟姐妹。今天是乐老栓因公牺牲十四周年忌日,他们怀着崇敬而思念的心情,前来祭扫。

    红霞岭对赵天鸿来说是个有特殊意义的地方,当年他率部队参加解放北平的战役时,打的头一仗就是进攻红霞岭上的守敌,他的小老乡c从打游击时就在一起战斗的好兄弟石莲芝在这次战斗中英勇牺牲,并埋在了半山腰。此后,天鸿每年都要前来祭奠。六四年乐老栓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