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婆,炒几个菜,把那瓶儿‘茅台’拿出来,通知前后院儿c老政委c老秦c谭峰c裴副总工和老盛,今儿晚上好好聚一聚!”
这是北城钢铁公司炼铁厂新二高炉开炉投产后整两个月,也是羊年的除夕。
“老太婆c老太婆的,人没老也让你给喊老了!”苏颖边往身上系围裙边嗔笑道。
“哎呦抱歉,女同志最忌讳这个!”赵天鸿也笑着说:“今后一定注意改正,小苏同志!”
“这还差不多!”苏颖道:“——哎,今儿个是除夕,你把他们都叫来,人家一家人还吃不吃团圆饭啦?”
“顶多就两个小时,耽误不了守岁放鞭炮!你快通知他们吧!”天鸿道。
“通知几点?”她一边拿起电话一边问。
“晚上六点。”他说。
赵天鸿家住在古井山东北侧,这儿是日本侵占北城钢铁厂时期建的一个全日式建筑的村落——临湖村,共有十六个院落,供日籍高级职员居住。
临湖村由一字排开的三个大院儿套着十六个小院儿构成,大院儿由北向南依次是一c二c三号。一号大院儿里,依山势由下向上是一至四号小院儿,构成个“田”字。二号大院儿格局与一号大院儿相同,三号大院儿里则套着八个小院儿,四上四下,两两相望。
解放后,这里是北城钢铁厂领导干部住处,赵天鸿家住三门儿十三号院儿,总工程师郝廷魁住下面紧挨着的十四号院儿,主管生产的副经理鲁桂梓住十二号院儿。
每个小院儿都由前院c居室和后院构成,一明一暗两间居室,约二十多平米。此外,厨房c卫生间c洗澡盆一应俱全。屋内墙壁是木结构,大屋墙上有推拉门通向小屋。前院种着桃树c枫树和丁香,后院多辟为果蔬菜地,种植内容各不相同。苏颖除种些时令蔬菜外,还种了不少鬼子姜,用来腌咸菜。她还托人从河北老家捎来只风箱,在前院儿垒起土灶,支起大锅熬粥c贴饼子。于是,爆淹儿鬼子姜就大碴子粥和金黄脆香的玉米饼子,便成为令左邻右舍“垂涎欲滴”的招牌美食。
后来,随着家家户户孩子们长大,领导们的住房同样紧张起来,便也利用小院儿中空地盖了若干间小房。
时至黄昏,天鸿邀请的客人们陆续到来。头一个进门儿的是鲁桂梓,他一进院门就冲正在小厨房里忙碌着的苏颖说道:“我说苏主席呀,棒碴儿粥和贴饼子做熟了没?你这一手可是‘五台山的蘑菇--吃香哩’!”
苏颖笑道:“放心吧老鲁,这个管够!——先进屋喝茶去吧。”
苏颖是北城钢铁公司工会副主席,所以鲁桂梓这样称呼她。
接着进院儿的是下院儿的邻居郝廷魁,只见他双手端着只大号平盘,盘子上盖着个钢种锅的锅盖儿,一只手心儿里还握着只玻璃瓶儿,小心翼翼地走进门来。
“呦,郝总工,您这是变得什么‘戏法儿’呀?”苏颖见了笑问道。
郝廷魁笑眯眯地说:“暂时保密!——这是你嫂子的拿手‘好戏’!”说着进屋去了。
随着高朋满座,赵家正屋里热闹喧哗起来,大家兴高采烈c笑逐颜开,所有这些都在烘托渲染着一个事实:新二高炉投产后运行获得了圆满成功!
“郝总啊,人都到齐了,现在该揭开你这道‘大菜’的‘谜底’了吧?”人们围桌坐好后,天鸿冲郝廷魁笑着说。
“好好,大家请看!”郝廷魁边说边揭开锅盖儿。只见盘中是切好码放整齐的一种肉肠,肠片如杯口大小,肉质色泽红润,因过了一下滚油,每片周围有些金黄。
“这是‘行唐焖子’,我们老家的一道菜。”廷魁介绍道:“它的原料是猪后座五花肉剁馅儿,加上山药粉和二十多种佐料磨成的调料,再加入高汤搅拌均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