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贫嘴,我非上于姐那儿告一状不可,先让你吃点儿苦头!”雨馨拿二拇指戳点着志强说。
这当儿,从大屋北门儿内探出一个女子的半拉身子,并听她笑着招呼道:“呦,雨馨来啦?快进来,抱抱我们小宝宝!”
“哎!于姐你好!”雨馨答应着往里走去,志江冲小屋这三个男人笑着点点头,拎着买的东西跟在她后面。
大屋是整座住宅最宽敞的地方,呈正方形,面积约16平米,是“一间屋子半间炕”的格局。“炕”,如今已演变成一张大木床。京西民宅原本有盘炕习俗,以之作为冬季取暖方式。但“新房子”的厨房中配备有煤火炉,厨房墙内有烟道,直达房顶烟囱。烟囱高15米,两家砌在一起,形成箱式外貌,内部用砖墙隔开。厨房的炉子兼备做饭c取暖双种功能,冬天在炉子上安装铁皮烟筒,先引入大房,再与厨房最南面的烟道相连,用以供暖。
故而“炕”就以木床形式出现,紧靠南墙和西墙,有三个单人床大小,可睡五六个人。床下放有小饭桌儿,白天掀开褥子卷起来,就餐时搬出放在大床上,大家脱鞋上床,盘腿而坐,就餐后放回原处;床沿儿白天可代替椅子功能,供人们坐着休息。南墙的大玻璃窗采光充足,令屋内明亮舒适。
此时,大床里面靠被垛盘腿坐着位老太太,满头银发梳着发髻,面容红润慈祥,穿一件深灰色斜襟布衫和一条同样颜色的裤子,裤脚用黑布打着绑腿。她近旁的床边儿坐着位三十岁左右的女子,留马尾辫儿,在脑后扎着红色猴皮筋儿,穿米白两色横格儿薄毛衣c藏蓝色亚麻布裤子c黑色白边儿平底儿扣袢儿布鞋,怀里抱着婴儿。她侧身把襁褓凑近老太太,边与之说笑边一起逗弄着孩子。
大床另一侧的床边儿坐着柴玉喜,他穿一身九成儿新的藏蓝色中山装,脚下黑皮鞋,身子也冲着老太太的方向,时不时加入她们的谈笑中。
大床对面儿靠北墙放着张二屉桌,两旁的椅子上各坐着一位女士,墙犄角一侧的是赵琳,她怀里也抱着个婴儿;靠门一侧的就是刚才探出头和盛雨馨说话的“于姐”。
东墙单独放着一只五屉柜,柜顶中央摆着一台崭新的九英寸牡丹牌红壳儿黑白电视机。
雨馨进来,挨个儿向大屋里的人打招呼:“舅奶奶您好!”
老太太笑道:“呦,雨馨跟志江回来啦?今儿个休息呀?”
“对,今儿个是星期天,舅奶奶。”杨志江笑道。
“亲老爷您好!”盛雨馨又招呼柴玉喜。
“好,好。”柴玉喜点头答应着。
“国红姐c琳子姐,你们好!”雨馨对老太太身边的女子和赵琳说道。
这女子是乐永乐的女儿,叫乐国红,她笑着问道:“雨馨,这儿有两个小宝贝儿,你先抱哪个呀?”
雨馨说:“别忙,我们买了两套宝宝服,先比比合适不合适。要是不合适,我和志江再去给换一下。”
雨馨说话的时候,志江已经把买的东西放到了大床上。
雨馨边开服装盒儿的盒盖儿边说:“两个小宝宝每人一份儿:一袋儿奶粉套连体服。不过女宝宝的衣服是粉色的,男宝宝的是蓝色的。”
于姐走过来说:“你们两个大学生现在都不挣钱,还这么破费干吗呀?!”
志江说:“这是应该的,再说也没花多少钱。”
经过比量,宝宝装都十分合适,乐国红c于姐又再次道谢。
盛雨馨这才在乐国红身边坐下,拿起她的手翻看着说:“国红姐,你这气色不错呀!瞧瞧这手,红润细嫩,一看就是调养得很好!”
柴玉喜说:“咳,这还不都是小熊那孩子照顾得好啊!国红能碰上小熊,可真是前世修来的福分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