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5、国子监生(2)(第2/3页)  郭巨千户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个年长些,一个年轻些。仔细看去,那两人赫然就是那天在小酒肆里坐在沈明臣他们旁边喝酒的那两个文人。正所谓“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他们竟然也到千户府来作客了。

    樊指挥已经把客人向太夫人作了介绍,太夫人招呼着丫鬟给客人上了香茗。

    那年长一点的客人是余姚县的知县胡宗宪,年轻一点的客人叫谢志望,管家所说的那个监生——谢公子,就是他了。

    只见胡宗宪礼节性地呷了一小口香茗,他轻轻地放下了杯盖,将茶杯放在茶几上。然后,他从身边随身携带的包袱里找出了一个纸包。纸包包得很考究,方方正正的,纸包的里面似乎包着一件很珍贵的东西,模样也是方方正正的样子。胡宗宪将纸包小心地捧在手上,看他手掌用力的样子,这东西应该挺有份量的。

    胡宗宪站了起来,将手上的纸包一层一层地揭了开来。原来里面是一块精美的歙砚。歙砚是三大名砚之一,出产于徽州,是文人墨客的心仪宝物,常常作为礼物相互馈赠。

    “太夫人,这是卑职的好友罗龙文亲手制作的砚台。卑职这次冒昧前来打扰,也来不及准备礼物孝敬太夫人您。这方小小砚台,不成敬意,还请笑纳。”胡宗宪恭敬地递了上去。

    “罗龙文?是给皇上做御墨的那个罗龙文吗?哦,他做的东西可金贵了呀。一般人即使有钱也买不到他做的砚墨。这东西太贵重了,老身受之有愧啊。”太夫人的娘家也是歙县的,哪里不知道歙砚的行情。而且她也知道徽州有个制作砚墨的名家叫罗龙文的,他的砚墨不但精美考究,而且罗龙文还结交首辅严嵩,在朝廷里也颇有权势。如果这块砚台真出自罗龙文之手,那么这砚台价值连城。只见那块砚台黑中透着金晕纹,整体形状浑然天成。内行人一眼就能看出这块砚台的材质来,砚台的料子以歙县与婺源交界之处的龙尾山山溪中的籽料为贵。这块籽料正是出产于龙尾山,经过溪水千百年的冲刷打磨,籽料形状好,扁平圆溜,润泽光洁,是一块不可多得的制砚佳料。制砚师又是罗龙文,他名震全国,是徽州文房贡品制作名匠的代表,他制作的砚墨不是精品也是精品。在这块砚台的雕制过程中,罗龙文匠心独运,随心随形,精雕细琢,将一块不起眼的顽石雕刻成了这样一方充满着混沌古朴又赏心悦目的砚台。这样的砚台作为礼物,真是重礼啊。太夫人推让着,不敢接受如此重的大礼。

    “太夫人,您别再跟我客气了。卑职和您老有缘,您就收下我这个见面礼吧,不要再推让了。我这砚台也仅仅是我们歙县的一个特产,也不是什么金银财物,收下吧。对,对,请您千万不要跟我客气。不要客气,大家都不要客气,我也不跟您客气。对,我们都是自己人。您也是从我们歙县那片山水里出来的,论起家族传系,说不定我们还能攀上亲戚呢。”胡宗宪能说会道,硬是将砚台塞到了太夫人的手里。

    “你家不是绩溪的吗?听你的意思,难道你是歙县人?”太夫人恭敬不如从命,收起了砚台。她听胡宗宪称呼歙县为“我们歙县”,感到很亲切,因为同是徽州人,相互之间都有一种割裂不断的亲情。不过,她刚开始听樊懋指挥介绍时好像说胡宗宪是绩溪人,这会儿被胡宗宪弄糊涂了,为了慎重起见,她问了胡宗宪的籍贯。

    “太夫人赎罪,我没介绍清楚我自己。我是正宗的绩溪人。我的母亲娘家在歙县,我从小是在歙县的外婆家长大的,所以,虽然我是绩溪人,但我熟悉歙县喜欢歙县,也比较亲近歙县人。”

    “哦?原来你母亲是歙县人啊!那跟我一样,我也是歙县人。”太夫人有点感慨。徽州是块神奇的土地,那里的山山水水总有一股神奇的魔力,就算你在海角天涯,也会常常让你想起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梦回故乡。太夫人对胡宗宪的母亲很感兴趣,继续问道:“你母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