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八章大嗓门真要命(第1/2页)  阴阳先生:钮扣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钟馗,长安鄠邑终南山欢乐谷人,简称“镇宅真君”、“驱魔真君”、“驱魔帝君”,又称‘赐福镇宅圣君’,自古便威名远扬,与伏魔大帝关圣帝君、荡魔天尊真武帝君,合称为三伏魔帝君,为降妖伏魔的三大巨头…咳,神邸。

    他司掌冥界、生死、判官、门神、捉鬼、财神,象征着避鬼驱邪,正义,镇宅赐福、大吉大利。

    正如之前秦桧所说,他不属于编制之内,几乎没人能真正管得了他,而他却可以管很多,处理一些事情,可以不经过十殿阎罗和酆都北阴大帝的终审,直接执行。

    这钟馗之所以有这么大的权利,不是没有原因的,而这原因追根究底,就要从唐朝说起了。

    在唐先开元年八月初四,712年9月9日那年,唐玄宗刚刚登基不久,钟馗赴长安应试,作《瀛州待宴》五首,被主考官誉称“奇才”,取为贡士之首。

    可是殿试时,奸相卢杞竟以貌取人,迭进谗言,从而使其状元落选。钟馗抗辩无果,激愤难当,怒撞殿柱而亡,惊天动地,泣鬼恸神。

    皇用状元官职,将钟馗尸身殡葬于终南福寿岭,并重罚卢杞,以妒贤之罪,将其发配至岭外。

    后有一年春天,唐明皇讲武骊山后久病不愈,一日睡梦中见一小鬼偷了杨贵妃的紫香囊和唐明皇的玉笛,上窜下跳,绕殿而奔。

    唐明皇心下大寒,却也不得清醒。

    这时,一位相貌奇异,头戴纱帽,身穿蓝袍、角带、足踏朝靴的豪杰壮士将小鬼撕扯一番,囫囵吞食,他对唐明皇说:“吾乃终南山下阿福泉进士钟馗也,貌异状元落选愤亡,因念皇恩,今誓与陛下除尽天下之妖邪。”

    唐明皇梦醒后很快病愈,遂下诏画师吴道子按照梦境绘成《钟馗赐福镇宅图》封钟馗为“赐福镇宅圣君”,批告天下,一年四季遍悬钟馗像,以祛邪魅佑平安。

    吴道子挥笔而就,原来吴道子也做了个同样的梦,所以“恍若有睹”,一蹴而就。

    后来这事在民间传开,才有了‘赐福镇宅,唯真钟馗;拜请钟馗,中榜得馗;钟馗真神显,送咱福禄寿禧安!’等一系列说法。

    试想一下,在古代皇帝代表的就是天,百姓不知玉皇大帝是否存在,唯一信仰的就是皇帝。

    圣旨里常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也不是说出来威风好听的。

    之前就说过,人民的力量是伟大的,当时的封建社会百姓都拥戴皇帝,几乎就把他当做是神一样了,见面要跪着,不见面的时候说起来都要拱手,一脸敬畏。

    这样的人就算是凡台肉体,也沾了神气,他说的话自然就不是普普通通的话了,对地府而言,也是跟玉皇大帝下旨一样,有着一定的威慑力。

    更何况当时唐朝何等威风,唐明皇郑重册封,还昭告天下,世人皆知。

    人家钟馗可是真正被人和神承认的抓鬼镇宅大师,而且本事在那摆着,当然不敢有人造次。

    纪荀一想到这些,就腿软,差点左脚拌右脚摔倒,不过架着她的大哥不给她这个丢人的机会,把她提在手里几乎都用不着她的脚倒腾。

    不多时,钟馗就停了下来,他坐在大殿之上,垂眸看着殿下的纪荀和曾野,连头都看得往下低一点。

    “你们下去吧。”

    钟馗威严的声音自大殿上传来,架着纪荀和曾野的大哥应了声,手一松就退了出去,曾野都醉成烂泥了,一点也不觉得疼,倒是把纪荀摔了个够呛。

    可在这之后,钟馗就没有再说过话,而是淡淡的看着她,那目光之中的压力,让纪荀感觉自己的身形在一点一点的缩小,最后变成了蚂蚁那么大点,她也一度怀疑钟馗是不是不打算体罚了,打算活活吓死她。

    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