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六章:望闻问切(第1/2页)  旧日光影再少年3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闻”顾名思义就是嗅气味,借此来搜寻墓葬的具体位置。盗墓者一般会听风、听雨、听雷,观草色、泥痕。在踩点的时候,如果发现了墓葬所在位置便翻开墓葬表面的土层,取一撮墓土放在鼻子下猛嗅,这样可以从泥土的气味中来辨别墓葬是否有被盗过,也可以根据土的成色来判断墓葬的大致时代。据说功夫好的人是可以用鼻子辨别出汉代墓葬与唐代墓葬的。

    “问”也就是踩点了。一般这些盗墓者会假扮成风水先生或者相士,游走在会出现风景优美之地或者出过将相高管之处。这些人能说会道,善于察言观色,能与长者谈上话,在日常交流中探寻古墓的信息与方位。

    找到古墓的具体位置之后,就要用到“切”了。首先是要找好打洞的方位,争取以最短的距离进入棺椁。深谙此道的人盗墓经验丰富,观察事物敏锐,常常是根据地势地脉的走向来判断椁室的位置,就如同给人切脉一样准确。其次是到达椁室内,凿开棺盖后,要摸取死者身上的宝物,从头上开始一直摸到脚。此时并不是瞎摸的,是要有技巧,确保不会遗漏财物。古人死后会在尸体的一些器官内放入玉器防止腐烂,盗墓者的这些细节都不可以放过。第三步就是用手摸触出土的文物了,凡事行内的高手所过手的文物不计其数,面对这些盗出来的宝物,有时并不需要用眼睛看,只要抚摸一下就可知源自什么时代,价值几何。

    面对盗墓者的嚣张,古代人生前修建自己的陵墓时无不是费尽心思。古人防止盗墓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在墓内积石,这种形式多出现于东周到秦汉时期北方的大墓葬中。如在洛阳西郊一号战国墓中,在棺撑上下堆积了卵石和木炭,棺撑上部的石炭积成二层台,呈斜坡状。

    二是用砖石等将墓室门封固起来,比如江苏徐州北洞山西汉早期崖洞墓,在其通道近往墓室门的地方,就以三列九块打消塞石和双列八块塞石堵塞,塞石能有七吨重。

    望”是最具有技术性的,就是看风水。墓址的选择都是根据风水而定,当然除了风水,还有周围的草木,甚至泥土,对于“南派”来说,都传达着重要的信息。

    “闻”是指闻泥土的气味,依据气味的不同来判断有无墓葬。历代墓葬的填充物都有不同,所散发的气味会有不同。例如秦汉时期的墓葬常常灌有水银,朱砂等防腐,唐宋墓葬外侧习惯涂抹青膏泥,这些特殊物质都会发生一些气味,一般人难以察觉,但是一些盗墓者能清晰的闻出来。

    “问”就是与当地人交流,侃大山。历史,传说,地名,古迹等无一不透露着遗迹的信息。这就需要人的细心和认真。

    “切”是指根据土层来判断墓葬的年代和大小,一般就是挖土打洞,观察土壤或者出土物的年份。

    总而言之,“南派”的特点就是依靠技术寻找墓穴所在,其相关的方法还是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甚至很多考古工作者也会借鉴其相关方法。

    再说“北派”,“北派”的特点拥有北方人的粗犷豪爽,其最显著的就是他们使用的工具,洛阳铲就是其中之一。洛阳铲是洛阳地区盗墓者惯用的工具,其顶端是用金属铸造,截面呈月牙形状,使用时利用惯性将洛阳铲插入土中,再向上提起,铲头就能带出土,根据带出的土,盗墓者就能根据土壤判断出有无墓穴,一般来说,有墓葬的地方,土多为五花土,没有墓葬的土多为生土。由于洛阳铲使用方便,用法简单,因此在北方十分流行,可以说,洛阳铲就是“北派”的象征之一。“利斧”也是“北派”常用的工具之一,很多墓穴都会用到斧子。“凿,镐,撬,镰刀”等都是“北派”常用的工具。北方墓葬的盗洞一般打在墓顶正中,盗洞直径大约04米至06米,因此锋利的工具对于“北派”是必不可少的。

    总体来说,无论是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