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七章 黄巾乱起(第1/3页)  飞熊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汉光和七年(183年),大汉各地爆发旱灾,土地干旱使得大地龟裂开一道道缝隙,大片农作物干枯成杂草,在旱灾的影响下大部分郡县粮食绝收!

    夏大旱,秋歉收,各地没有救灾的准备,府库空虚,无粮赈济,有些郡县即便府库中有粮,也依旧没有开仓赈灾,地方官哄抬粮价,大发横财。各地百姓流离失所,出行道上,饿殍遍地!

    华夏九州的生灵,便在这灾荒苦寒,一片哀鸿遍野之中,煎熬着度过了一年!

    汉中平元年(184年),拥有四百年荣耀的大汉王朝,如今也走到了日落西山的地步。宦官与外戚之间的明争暗斗导致宫中大乱,接连不断的天灾与高压的赋税,剥夺了人们生存下去的力量。

    在朝政腐败和天灾的双重压迫之下,太平道教主张角终于决定起义打倒汉朝,而民众也群情激愤,并追随张角而起。

    大贤良师张角发布最高命令,决定在中平元年三月五日这一天揭竿起义,届时八方太平教徒同时响应,聚众一举攻破京都建立政权。

    然而令张角万万没想到的事发生了,起义开始之际,中平元年正月二十三日,太平道弟子唐周背叛,上书向朝廷告密,言太平道欲行聚众造反,并详细叙述行动细节,洛阳为之震动,皇帝慌忙召集大臣商议!

    这一次,大汉朝堂上的意见前所未有的一致,商议的结果不到一个时辰便定了下来。

    朝廷迅速行动,当晚便开始逮捕在洛阳活动的太平道教众,马元义被车裂而死,并缉拿了太平教徒数千人,又命令冀州刺史搜捕身在魏郡的张角等人!

    张角提前得到消息逃遁了,见事情败露的他星夜传檄四方,仓促间宣布提前起事。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兴兵反汉!

    华夏八州的太平道教众同时发动起义,所有信徒都头绑黄巾为记号。史称“黄巾之乱”。

    黄巾军烧毁官府c杀害吏士c四处劫掠,四月,全国七州二十八郡相继发生战事,起义军势如破竹,许多州郡失守。

    黄巾起义造成的影响令天下震惊,朝廷惶恐不安。刘宏见起义军如此猖獗,慌忙下诏,拜何进为大将军,率左右羽林五营士屯于都亭,镇卫京师;下诏命各州郡召集义军剿贼。

    并接纳了皇甫嵩提案,解除党 禁,大赦党人,并要求各公卿捐出马c弩,拿出藏钱和西园厩马赐给将士,推举众将领的子孙及民间有深明战略的人到公车署接受应试。

    发朝廷精兵镇压各地乱事,起用卢植为北中郎将,皇甫嵩为左中郎将c朱儁为右中郎将,调发全国精锐分击黄巾军。卢植领副将宗员率北军五校士负责北方战线,与张角主力周旋;皇甫嵩及朱儁各领一军,控制五校c三河骑士及刚募来的精兵勇士共四万多人,讨伐颍川一带的黄巾军,朱儁又上表召募下邳的孙坚为佐军司马,带同乡少年及募得淮水c泗水精兵,共千多人出发与朱儁军会合。

    而此时的杜陵城内,却是一片祥和安宁的景象,时值初春,正是万物复苏的时节,杜府之中,杜尚正在与族弟杜畿讨论着春秋大义,手下亲兵风风火火的闯进来禀报道:“公子,大事不好了,太平道蛊惑各地百姓揭竿起义,冀州c豫州情况最为严重,大半郡县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被攻破,追随太平道而起义的百姓至少在两百万以上!”

    杜尚闻言大惊失色,手中的书简掉落在地仍浑然不觉,转望窗外,抚膝长叹道:“熹平五年,杨赐成为司徒时,就曾上书皇帝,张角执左道,称大贤,诓骗百姓,党羽滋蔓,请诛张角等人。去年,刘陶再次上书,言巨鹿张角伪托大道,妖惑小民,支党遍布州郡,请天子下明诏,诛杀张角等太平道首领,可惜天子皆未听从,才有了今日之乱啊!”

    杜畿也松开手中的春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