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一十四章 永不休止的妒忌(第1/3页)  伴月相随无别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五年后。

    “青芜,你找到我再说。”刘彻已然十几岁,端的是俊魅英姿,闲谈举止中无不显露出帝王之气。

    “太子殿下,太子殿下……”青芜也出得更加落落大方,俨然是个美人胚子,就算只是宫女,也掩不住她与众不同的少女仪态。

    老师卫绾牵着另外一个俊貌秀丽的小男孩走进了太子殿下的书堂,青芜看到卫绾,立刻欠身请安:“奴婢青芜给老师请安。”

    “嗯嗯,殿下呢?”卫绾松开小男孩的手,对着青芜问道。

    就在青芜不知该如何回答老师的话的时候,卫绾身边的小男孩却早已经发现太子殿下藏匿的地方,他悄悄地走到屏风后面,伸出一个小脑袋看了看藏在后面的太子殿下;刘彻看到这个男孩时一点儿也不害怕,反而将他拉入其中一起躲了起来。

    “嘘……”刘彻捂着嘴偷笑。

    “殿下,可是……”

    “别出声。”刘彻小声地说:“青芜笨头笨脑的,一定找不到我们。”

    “殿下,可是老师来了。”

    “什么?”刘彻一怔,慌张中推倒了屏风,吓得外面的人一惊,而站起来的刘彻和小男孩相视而笑,这一笑将两个人的友情紧紧地拧在一起了。

    小男孩正是韩王韩信的后人韩嫣,他是卫绾特意带进宫陪伴太子殿下一起读书学习的人,因为韩嫣此人好学积极,又擅长骑马射箭,能与太子刘彻聊得投缘,所以太子刘彻对这个小男孩真是恩宠至极,到了刘彻登基做了陛下,韩嫣的地位也是一跃冲天,无人能及;然而,盛极一时注定要败极而终,这里面也牵扯到王皇后,也是之后的王太后,此为后话。

    梁王刘武的病逝消息传到长乐宫窦太后耳中,刘启本想瞒着,可是没有瞒住,反而在太后那边吃力不讨好,大喊是皇帝害死了小儿,不可原谅;刘启心疼母亲,又伤心弟弟的病逝,正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还是王皇后站出来给陛下出了主意,说最好是将梁王的子女安排妥当,若是看到陛下用心,相信太后也会明白陛下的苦心;于是,刘启将梁国一分为五,弟弟的五个子女都封了王,加上长公主在一旁劝说,太后的气这才消了下去,可是刘武的死对窦太后打击实在太大,以至于太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将自己隐退在长乐宫。

    悲伤的气氛虽然笼罩在后宫,可是刘武的死却给王姝吃下了定心丸,她正愁着唯一的威胁不知该怎么除掉,因为窦太后在后宫坐镇,倘若陛下离世,太子殿下登基的时候,太后如果依然偏袒刘武,那么说彻儿还是很危险;现在好了,梁王自己命薄,免去了她提心吊胆的想着法子跟太后争斗。

    长公主在后宫走得勤,一来是开导太后,二来是为了自己女儿的事情着急;这一晃就是五年,刘彻做了太子五年,如今也都十二三岁了,想来阿娇比刘彻要大好几岁,早就到了待嫁的年龄,所以说她有必要开始旁敲侧击地为女儿争取。

    “近来太后的身子越来越不行了。”长公主瞥了一眼王皇后,有意无意地说:“可能是梁王的事情对她打击太大。”

    王姝与长公主在后花园漫步,听到长公主这么说,她却不以为然地笑道:“太后的身子骨硬着呢,你不必担心她。”

    “可是后宫因为梁王的事情,你不觉得特别压抑吗?”长公主靠过去又问:“其实啊,宫里很久都没有办喜事了,若是现在半点喜事,相信整个后宫的气氛都不一样。”

    王姝当然听得出长公主的意思,她转身对着长公主说道:“其实我也很想,但是长公主应该是了解太后的,如果现在在后宫大张旗鼓地办喜事,恐怕会遭到太后的反对,还以为我们不尊敬梁王,人家刚病逝,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做自己的事情。”

    长公主一时结舌,蹙眉说道:“可是阿娇年龄也不小了,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