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各有自己的站队,但在大局上,众人都清楚楚惜铭此来的目的,也知道朴国的用意,包括罗泰岳和舒里安在内,均都同意梅兮颜对楚惜铭“生病”一事的处理。
梅兮颜自然知道他们不会反对,无论他们在年初的时候与楚惜铭之间的关系如何,此时都不会傻傻地中了朴国的诡计,让朴国借枢国的名声去兴风作浪,而给自己树敌。
主臣在此问题上很是一致,并没有多费唇舌。
其后,梅兮颜宣布:为了暂时与楚惜铭保持距离,她要亲自去视察轻水和泛舟大营,日子就定在初十。
没等泰岳和舒里安表态,此决定首先遭到了奉常陆维贤的反对。
七月十五为王族祭祀日,梅兮颜这一决定,显然又将无法祭祀罗家祖先,新年的祭祀大典已经错过,如今又要错过年中的王族祭祀日,陆维贤怎可能让她轻易离开。
但梅兮颜乾纲独断,坚持初十出发,将陆维贤气个半死,仍是拿她无可奈何,一气之下,提早退了廷议。
泰岳和舒里安也知道他们不可能拦阻梅兮颜去往轻水和泛舟大营,这两个月里里外外都已安排妥当,也不怕她去军营。
第二件事,梅兮颜批了御史杜衡的议表,根据调查的贪腐证据,采纳杜衡的意见,撤换调任了一批州牧、太守和都尉,其中泰岳和舒里安的党羽占了多数。
谁都知道,梅兮颜如此做法,是要打压泰岳和舒里安的势力。
就在杜衡奉命宣读诏命时,候在殿外的黎公公匆匆进殿,向着洛英附耳说了几句,洛英刚转身向梅兮颜的王座走了几步,梅兮颜已经微微将头转向他和黎公公。显然,超越常人的耳力已经让她听到了廊道里传来的声响。
片刻,众人都已听到了声音,杜衡也停了宣读,一众人更是鸦雀无声,仔细地听着“嗒”“嗒”的拐杖声由远及近,很快,已许久不曾露面的太傅罗继伟便走进启枢殿侧殿内。
一头银发的罗继伟只看了梅兮颜一眼,咳了几声后,一开口便说道:“杜御史所念名字的官员都是先王在世时便任职的人,这么多年没出过纰漏,哪里就这两个月便能查出这许多问题!我听说一个月前撤下去的那些小虾米为了保住自己的身家和性命,都在胡乱攀咬,还是要辛苦杜御史,再三核查无误后,再行处置。”
这一番话说得虽然缓慢,但表情、语气却不怒自威,容不得任何人置喙,乃是极其少见的强硬之态。
八十一岁高龄的罗继伟,平时的性子很是温和。殿中诸人却都知道,他年轻时曾做过骠骑将军,镇守在泛舟大营。当时南方孟郑两家已经各自守着嵩州和孜州的封地,却仍对枢国王室忠心耿耿,便是有这位年轻有为的王族将军坐镇。
梅兮颜的爷爷罗继弘做国主后,枢国时局早已大稳,罗继伟开始兼任少府一职,调整枢国的税赋,辅助罗继弘开办互市贸易,大力推进枢国的经济发展。
罗赞继位后,罗继伟便升为太傅,继续辅佐罗赞。
到了梅兮颜这一代,罗继伟基本处于一种养老的状态。只是他身为四代老臣,又曾文武兼任,廷臣中大部分人都是他提携的后辈,地位实在太高。而枢国又经过抑武重文的洗礼,十分注重尊师重道的新传统,自然更对罗继伟恭敬有加。
梅兮颜初继位时群臣不服,泰岳和舒里安却不敢对她有任何举动,也是得益于罗继伟在背后的支持,众人不敢违逆这位德高望重的元老。
这位一直站在梅兮颜一边的老太傅,竟在此问题上拦住了梅兮颜,令启枢殿上的众人都很是有些疑惑,不知道他今日这葫芦里装的是什么药。
“不用费心思揣度我的意思,我的意思就是明面上的意思,再无其他。”罗继伟慢慢转身面对群臣,用苍老的声音柔和地说道,“做官的最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