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1章 积极响应,准备充足(第2/3页)  特工王妃:冷酷王爷等着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秦朗等人的工作也初见成效:民间对离王的评价越来越高,对沈临风的不满日益增长,百姓似乎很容易就接受了沈昭才是真名天子的传言。谁做皇帝不是皇帝呢,谁不希望有一个仁明的君主来统领他们呢,在沈临风的高压政策下连饭都吃不饱,何谈拥护?

    粮食不够了,风言风语的也够火候了。那么接下来就是起兵了!

    仿佛是一夜之间的事情,街口、巷子口都张贴着征讨沈临风的告示和离王招兵的告示。

    饥荒已经数月,沈临风一党仍然在不停地搜刮粮食,再高价地卖粮食,国家粮仓里满满的稻谷都要开始发烂却始终不肯开仓济民,百姓已经被逼到走投无路的地步,离王的告示似乎成了唯一的那丝希望。没饿死的,快饿死的都纷纷跑到告示旁签字领军牌,没有人拿着那些参军发的银子跑路,只是去米行换了些米,再留一点碎银子给家中没饿死的妻小;那些家中再无人的,将银子尽数都还给离王充作了军费。一时间,百姓万分团结。

    十天的时间,沈昭的士兵从区区六千人猛增到六万人。

    沈昭丝毫没有再客气。带着一帮兄弟冲到了衙门,俘虏了所有的官员,将看守粮仓的士兵驱赶出去,开放了城内所有的粮仓。

    百姓从四面八方涌到衙门,拎着各种米袋,背篓,来拿回那些被强行征收的粮食。那些被俘虏的官员中,还包括田洗。

    田洗一伙人被五花大绑到菜市口,一路上被沿途的人们用石子、狗屎等一切招待着,狗官的落马实在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百姓对离王更加拥护了。

    直到城里的粮仓大开,田洗被斩首后,朝廷似乎才反应过来。沈临风惊怒之下,将驻扎在金元边境的大军调回来一半以上来围堵沈昭。可是沈临风只是一个没有出征过的皇子出身,与久经沙场的沈昭相比完全不值一提,只是沈昭仓促之中起兵,弓箭与铁器均是短缺的,沈临风有火炮数十,两人各有长短,打得是异常艰难。

    “这座城的粮仓也打开了,百姓们这半年的口粮已经有了着落。我们接下来去哪个城市?”沈昭的大军所到之处开仓济粮,百姓无不欢迎,兵士的数量也急剧增长着。在打下淮江南部最后的一座城市时,楚千夏终于开口问道。

    “我们的兵马钱粮虽说眼下是不缺了,可是与沈临风的军队比起来还是远远不够的,现在就打到江北去,对我们不利,沈临风那里有火炮有充足的铁器和弓箭,而且东南的粮食都运到了西北等地,我们不如先在江南安顿下来。昭告天下自立为王。待一段时间过后,江南稳定下来,兵器充足士兵训练充分的时候,再一鼓作气打到皇城去。”沈昭说着一边摊开手上的地图铺在桌子上。

    “你看,如今我们每打到一个地方便开仓放粮,百姓拥护我们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天下,如今这江南已经在我沈昭的势力范围之下了。淮江是个天险,最靠近的地方也有数千米有余,沈临风的水军再厉害,也不会贸然渡江。”

    或许是沈临风驻扎在江南的军队太少太弱,又或者是沈昭带军有方秦朗辅军有术,总之大军一路势如破竹。

    在饥荒到来的第七个月,金元国离王沈昭在金元淮江的南岸自立为王,国号不改,仍是金元,以示是顺应天意的正统之帝,至此世上出了两个金元国,一个在江南,一个在江北,人们为区分,分别称之为南金元和北金元,两国关系恶劣,水火不容。

    沈昭建立南金元后,秦朗帮助其建立了官员制度等,其先进程度与楚千夏那个时空的明朝相似,远远超出了北金元的制度,另沈昭等佩服不已。

    沈昭想立楚千夏为后,被秦朗半是私心半是为公的劝阻了,楚千夏也婉言拒绝,二人同认为立后宫之事当在王朝稳定下来再做定夺,沈昭拗不过,只得将立后的事情暂且搁置下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