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四章 招业务员(第1/2页)  上海繁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二零零七年的春天来得早一些。草长莺飞三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又是一年春好处。这一年春天对王一元来说,发生了三件比较大的事情。

    第一件事,招业务员,扩大销售。

    第二件事,新台沪公司业务部门搬迁,在靠近市区的龙水南路喜泰路新找了办公室。

    第三件事,王一元在印刷包装纸业展览会做主题报告,由此结识康宁并开始了一段新的恋情。

    按照时间顺序,我们先介绍第一件事。

    过完年,随着公司业务的逐渐扩展和外出联系业务的增多,王一元一个人明显就顾上来了,而且工厂远离市区,位置稍显偏僻的劣势也逐渐的显露出来。

    一是工厂离市区还是有点远,而客户基本都远离吴泾,虽然有公交车,但因为路途远,路上消耗的时间也就比较多,要是碰上堵车或者是恶劣天气,有时就容易误事,还有更重要的是,客户有时想要到工厂来一趟,终归还是不太方便,一来一去真心地不是很容易。

    二是工厂成立到现在,经过半年的努力,也已度过了最初的混乱和调整阶段,平稳发展,从目前的情势看,发展的势态还是蛮好的,而业务发展的好坏就成了当前工厂的重中之重。但全公司跑业务的,从开头到现在,其实就王一元一个光杆司令。业务这一块增加人手就成了必然。

    第一件事还比较好办,大家的意见是就在工厂到市区的主干道,也就是在龙吴路靠近市区的方向找一个办公室作为工厂的办事处,最好是离市区不远,离工厂也靠近的地方,价格还不能太贵,面积也不需要多大,不超过一百平方,够用就行。

    第二件事,增加人手,加强业务销售大家一致同意。可是增加谁呢?公司内部有两种意见,一是从内部解决,比如说从工厂内部产生。二是从外部招聘。王一元觉得,两者皆有利有弊,从公司内部选拔,人员知根知底,当然要放心一些,也可以很快上手。

    如果从外面招聘,因为自己公司还是很小,好的业务员不一定愿意进来,同时做业务还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让小公司来重新培养一个业务员,首先时间上不划算,再者还有培养上的风险,万一没培养出来,或者是培养出来又走了呢,时间和金钱都是王一元这样的小公司浪费不起的。

    肖云华先在工厂里放出选拔业务员的消息,可消息出来好几天,就是没见有人报名。此路不通。处于审慎,王一元接着在qq好友群里发出招聘业务员的消息,发动朋友们推荐。

    没过几天,师傅杜于乐给王一元发qq,说道,还在找业务员吗?王一元回答,是,师傅。你帮帮忙推荐推荐。杜于乐说道,有倒是有一个,不知道你们要不?王一元问道,谁啊?杜于乐回复道,我有一个表妹,在一家外资银行做电话销售,空闲时候帮我处理过一些印刷业务上的事情,对这行也还算比较熟悉的。

    王一元心里暗道,这个靠谱的师傅难道是想把她以前的那些客户辗转挪转到我们这里来。但是王一元和原台沪公司签有同业展业禁止的五年协议,这事明显不合规,不能去操作。王一元发过去一个笑脸,接着说道,你知道的,老公司的客户我不能去动的。

    杜于乐回复道,不是我以前的那些客户。这样,我还是电话里和你说吧。

    不一会儿,杜于乐电话过来,她说道,是这样,我这个表妹他们公司是做银行的外资公司,公司在陆家嘴。这家银行进入中国市场还不到两年,但是发展非常快,现在正马上就要在北京,广州,深圳等全国的一些大城市拓展业务。这样一来,她们公司需要印刷的东西就特别多,并且要货的时间还很紧凑,关键是她们公司负责行政的主管也是一个老外,对国内的印刷这块不熟悉,不知道怎么去张罗这些事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