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章 巡查(第1/2页)  农门辣妻:傻夫,吹灯上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晌午的时候,庆叔带着县老爷和几位衙役挨家挨户的巡查,县老爷主要询问了村民家里的人口组成,今年的收成,遇到有小孩子,就问启蒙了吗?读过什么。。。。。。

    沐临来到家的时候,王氏刚给昱松换完药,正准备做饭,白锦荷和杨氏在做针线活计,仕贵正给两个丫头讲上的故事;听到有人进门的声音,家人停下手中的活,看向站在院子里的人,王氏和昱松看到县老爷,赶紧行礼,沐临用手止住了,然后走到仕贵身旁,看着仕贵手里的问:“可懂得里的故事?”

    仕贵低着头点点头,沐临轻声说:“《平安志》倒是一本好,只是以你的年纪还是多读些《诗经》c《圣人语录》之类的。”

    仕贵又点点头,沐临转头问了下昱松,家的情况,问完这些看了眼在上房门口的白锦荷说:“你是老三家的?认得你人,却不知你是老三家的。”

    白锦荷听沐临说这种话,心里纳闷,她不相信沐临不知道昱枫在家排行老三,白锦荷试探着说:“大人日理万机,不知道这些事也是正常。”

    沐临微微笑着说:“你也是个手巧的,可以做些针线活,补贴家用,我前日在县里碰到一个卖荷包的,那荷包做的很细致,但价钱却也离谱,一个荷包竟然一百两银子。”

    跟着沐临的几个人都吸了口冷气,什么样的荷包值一百两银子,沐临看着白锦荷,白锦荷听出了沐临的言外之意,他指的荷包应该是上次去县衙,沐临给她的那个荷包,也就是两个人商量的交易,白锦荷佩戴荷包半个月后就收起荷包,替沐临妥善保管一年,沐临给白锦荷一百两银子,白锦荷既然听出了沐临的意思,便开口说:“物有所值,我想那荷包定有特别之处,肯定会有人买了,妥善收藏的。”

    沐临点点头说:“这些针线活,我们爷们可不懂其中的妙处。”

    说完后面跟着的几个人都笑了,沐临又看了家的众人,本想出门,又停下脚步说:“现在晚秋,少去外面走动,前阵子临县就有人被山里的畜牲咬死,大家要多注意。”

    庆叔露出重视的神情,表示一定谨记大人的吩咐;沐临一行人出了家的门,白锦荷便开始细细思量起来,很显然沐临这一次巡查不仅仅是了解情况,刚刚特意提醒她妥善保管荷包,就是说这个荷包很重要,沐临借巡查的名义,一是确认荷包安全;二是不想让人猜出荷包在哪里。

    还有沐临刚出门时的话,“少去外面走动”是什么意思,难道有什么人来到白杨村了?“被畜牲咬死”又是暗示什么?白锦荷心里开始不安,按照沐临的提醒,应该是有一批人来到白杨村,而且还会给白杨村带来灾难,沐临应该知道来人是谁,也许还认识,或许这人就跟在他身边!所以他才隐晦的说出让大家少去外面走动,要说村民大家都相互认识,那来白杨村的这批人,白锦荷的脑海中出现一个人,那位冯公子!

    貌似冯公子最近天天看望巧姑,刚开始说是母亲寿辰找巧姑帮忙做锦被,其后又说与窦映雪有情让巧姑和他做假戏,可是依现在的情形来看,冯公子在追求巧姑,巧姑似乎好几天都没出门逛了。

    冯公子出手阔绰,又心细如麻,他送给巧姑的每样东西都恰到好处,甚至现在巧姑家人,对冯公子都另眼相待。冯公子这么讨好巧姑有什么目的?还有那天问巧姑家门,竟然是主子问门,而不是下属问门?最担心的还是那个牵马的人,他们究竟有什么目的?

    刚刚沐临说了几句仕贵,杨氏很高兴,沐临刚走就抱着仕贵,满脸笑意,王氏接着做饭,两个丫头围在王氏周围帮忙。

    白锦荷放心不下,决定去巧姑那里问问,到了巧姑家里,发现巧姑坐在屋子里对着一副耳环发呆,连白锦荷进了屋子都没发现,白锦荷坐在巧姑旁边,拿起巧姑面前的耳环看了看,没什么特别的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