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41章 颂王的回忆(第1/2页)  农门辣妻:傻夫,吹灯上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良的京城,随着新年临近,开始张灯结彩,红红的宫灯犹如盛开的红莲,盛放在寒冬最冷时。

    颂王听说了郑国的郑王,参与谋逆被郑皇砍头,只露出了不屑一顾的浅笑,没人知道这个笑容是什么意思,也许颂王嘲笑崔奕愚笨,要是颂王处在那种位置,是绝对不会被人砍头的,也许又是暗讽宋昌盛过河拆桥,当年他离开大良时,是谁不顾自己安危,冒险来到龙源县接应他。

    颂王还记得那时候的情景,那个人正是崔奕,可是短短几年,就物是人非了,任谁都想不到,崔奕会落得这样的下场。

    不过对于颂王而言,这又是件好事,宋昌盛来到蓉城,蓉城的事物,肯定是宋昌盛说了算,这个时候想要将蓉城的粮食调出来,即使白锦荷同意,也不一定能过宋昌盛这一关。

    没有粮食,他倒要看看太子,如何自圆其说,颂王的心情没由来的好了起来,不由得想起某日早朝的时候,太子一番“民心论”,当真是文采奕奕,看向他和四皇子的时候,脸上全是挑衅。

    不过那番“民心论”之中,也有大实话,能让太子豪情万丈的抒发感情,背后肯定有所倚仗,颂王知道齐玉瑶,也知道太子为什么提升齐玉瑶的位份。良皇在位时,时刻打压着各个宗家,几十年的时间,南宫家和冯家失去了往日的盛景,但是新贵们却也冒出了头,可是这番盛景轮回中,齐家一直屹立不倒,当年为了对付齐家,良皇破例授予齐老爷御查督使的权利,想利用朝堂上的权利,从内部瓦解齐家,甚至将齐家嫡子齐玉珍带到宫里养护,可是千算万算,竟没有算到齐玉珍忘恩负义,回过头连本带利将大半个大良啃得一无所有。

    想到齐玉珍,颂王都觉得异常棘手,还好他没有和齐玉珍正面为敌,齐玉珍似乎有天助一般,每一次总能大获全胜,满载而归。可是这一次齐玉珍却失手了,想到这里,颂王就忍不住笑了起来。

    叶云鸿和齐家勾结,想用蓉城的粮食,缓解大良的饥荒,所以才千方百计拉拢文昱枫和白锦荷,他以为在天命之中,他无所不能,可是他却忘了,天命里面,其余八人也不是泛泛之辈,尤其是九人分为三派,相互制衡的时候,齐玉珍就力不从心了。

    白锦荷和文昱枫显然没拿齐玉珍当做朋友,所以蓉城的粮食,齐玉珍软硬兼施,一粒都没拿到,也亏的齐玉珍有这样的耐心,不过宋昌盛在蓉城,想从宋昌盛眼皮底下偷东西,简直是自讨苦吃。

    他的父亲对他,总是这么偏心,偏心的让颂王牙痒痒,太子的“民心论”,良皇很欣赏,颂王以为,这样的文章,从他或者其他皇子口中说出来,良皇估计会大发雷霆,可是他不仅称赞了太子,还露出了日后必成大器的神情。

    那种眼神,即使在他收复南疆凯旋归来的时候,他的父皇都没透露过半分,可却被一篇自不量力的狗屁文章,引诱的赞叹连连。

    同为皇子,叶云鸿只是比他生的早,除了这一点,还有什么能和他比,可是他却是太子,他却早早的被封为颂王,这一点叶云清不服,凡事他不认同的东西,他就得拾掇拾掇。

    如果真以为太子的敌人只有颂王,那就大错特错了,颂王只是太子荣登大统,最显眼的对手而已。国君交替,兴衰只在一念之间,就像郑国一样,宋昌盛继位之前,郑国受到大良和孔雀帝国的夹击,万不得已,才将公主下嫁大良为妃,最后又以七皇子为质,使得郑国和大良的关系稳定了下来,可是宋昌盛继位之后,大刀阔斧的政策调整,短短几年时间,大良就得看着郑国的脸色过日子。

    所以每逢皇位变迁之时,处在郑国和原国的位置上,斗争就显得毫无理由,没有谁真正希望邻国越来越好,假以时日,开始威胁自己,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掐断大良变强的火焰,让国之栋梁淹死在汹涌的变迁浪潮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