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14苍茫萧索(第2/5页)  毒妃归来:蛇蝎小庶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好?”

    四卷入相第一百四十一章反贪规划

    在那个飘雪的日子之后,大赵朝廷出人意料地很是平静了些日子。然而这样的平静中却还是透着诡异,仿佛暴风雨来临之前阴沉压抑的天空。

    新京城里的官员们一如既往地办着公,仿佛那次龙图阁中的冲突从来没有出现过一一一一事实上很多人也的确并不知道在大赵的核枢之处还曾经发生过那样的事。鉴于陛下的态度,这件事被严格地控制在了内阁的范围之内,包括卢敦儒卢太傅在内的众阁臣一个个三缄其口,连略知些消息的太监们都被孙公公狠狠“教育”过,再不敢谈起片言只语。

    当然这样的“控制”并不是真的严格到丝毫不能外泄,私下里最积极与外界联系着的,反而正是几位内阁成员事情很明白,无论如何,大赵内阁总是要面临一次改写了,究竟是谁输谁赢,总要表表态一一一一而这样的表态,或者就是一生荣辱升沉的关键。

    至于皇宫内沉默不语的那一位,大概正是在高处大睁双目注视着这一切吧。

    王英和青岚在那日之后,都极为默契地选择了继续“工作”。好在五位阁臣在龙图阁内都有自己独立的房间,除非遇到要事需要几位“会议”决定,王英和青岚还是碰不上面的。偶尔相遇两回,也不过拱拱手,彼此面笑心不笑地打个招呼而已。无论王英还是青岚,都没有想到过“和解”这个词。

    事情既然已经捅开,就便必然是要分个胜负了。

    据说王阁老王英每日回到家中。便将自己反锁在书房之内,运笔如风,洋洋洒洒千言万语,写就每日一个“密揭”。“密揭”本是大赵皇帝赐予臣子的一项荣宠,也就是不经过外廷直接给皇帝上密奏的权力。如今大赵有这样权力地臣子寥寥无几,除了血衣卫因为职务的原因拥有“密奏权”之外,也就是内阁的几人可以这样做了。

    王英过去近二十年的阁臣生涯中,几乎没有写过一个密揭然而如今王阁老王英的密揭,却以每日一次的频率,封着御赐的印章。招招摇摇地直递进内殿里去常常有其他几位阁臣撞个正着,便看见那上面“绳衍纠缪”几个篆字,红得分外醒目。

    谁都猜得出王英的密揭之中写的是什么一一一一自然就是青岚的“斑斑劣迹”c“累累罪行”。然而令人意想不到地,却是王英的早有准备要说这些年来青岚的奸佞之处,任谁都能说出几项来,可真若一条条罗列,便可以发觉那些要么是站不住脚的东西,比如谢聆春那天说出的几条滔天大罪;要么就是些鸡毛蒜皮,让人鄙夷痛恨却又抓不住把柄可王英那日被逼急之后所说的话,却表明了他对青岚的事情绝对不是一无所知。甚至据说这些日子不断的密揭中还附有大量的“铁证”。

    难道这“万事不干己”的老好人王英,这么些年来地混沌和无作为,都是装出来的么?这样一想之下,众官员难免会脊背处生出几分凉意。匆忙回忆自己是不是有什么把柄捏在他的手中,莫名也会上了密揭。

    青岚的表现却与王英正正相反。她在内阁中居于末位,本来就没有写密揭地权力;而从“出事以来”,端木兴对她又是避而不见,她也没有以自己“自由出入宫禁”的特权。去求得面君自辩的机会她所做的,就是不断地联络大臣,明着的,暗着地,六部的,九卿的,巴着她的,躲着她的寻求支持很要紧,其中最重要的。自然就是其余的三位阁臣。

    这三个人里,卢太傅在王阁老数出青岚罪状之后,已经完全地倒向了青岚的反面;杨鸿渐那天晚上便和她在大观桥碰过头,已经半明不明地算是支持她了;只有吏部尚书张谔,虽然和她有过些来往,在龙图阁那次也曾被王阁老说成和她狼狈为奸。可态度一直很是隐晦。让青岚着实费了些脑筋。

    不过好在现在不再需要担心了。青岚向后倒在香木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