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四十八章利益背后(第2/3页)  锦绣缘,江山为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皇上,其实发生了这种事情,臣觉得应该以安抚为主,他们不是那些打着起义名号的农民军,只是被人蛊惑,若是朝廷能显示自己的大度,也不会让他们狗急跳墙。”

    皇帝瞪着他,“你的意思,还是朕的不对了?”

    大臣语噎,“臣……臣不是这个意思。”

    皇帝轻哼了一声,“朕把你们叫来,不是让你们推卸责任的,而是来商量怎么办才好。”

    太子在下面一言不发,好像是事不关己的样子,赵构诧异的看了他一眼,被皇帝敏感的捕捉到了。

    “赵卿,你一向方法多,来说说,这次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解决?”

    赵构顿了顿,刚要说话,太子在一旁忽然说道:“父皇,儿臣以为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再使用怀柔政策也已经晚了,正如父皇所说,于我大齐颜面无光,儿臣提议,不如率兵镇压,从朝廷出兵,联合当地的地方官和将士,联手把这群人镇压下去,到时候他们自然会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事情也会渐渐地平息。”

    赵构诧异,“可是太子,这些人只是手无寸铁的百姓啊。”

    太子理直气壮地看着他,“若是他们手无寸铁,藏北大乱的消息就不会传到我们的耳朵里了,既然他们闹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若是朝廷不表态,之后其他地方若是再有乱子,难道还熟视无睹吗?”

    皇帝赞同的点了点头,“太子说得有理,若是被有心人利用这个机会煽动民众造反谋逆,岂不是悔之晚矣?”

    赵构一时说不出话来,“可是……”

    他看了看太子,又看了看皇帝,面色有些难看。

    太子看着赵构,“赵大人的心情我明白,赵大人无非是体恤百姓,不忍再生战火,生灵涂炭,父皇,儿臣还有个提议,咱们朝廷的军队若是赶到藏北,必定疲惫不堪,舟车劳顿,战斗力全无。”

    皇帝蹙额,“太子可有什么好办法?”

    太子点头,“不如趁机让诸多诸侯王出面,让他们出兵辅助皇上,剿灭乱匪。”

    皇帝皱眉,“各地诸侯王距离藏北远近不同?派谁去为好?”

    “自然是雨露均沾,一个不落。”

    “太子,若是距离藏北地区近的还好说,若是那些远的,不是跟京城一样吗?”

    “父皇,诸侯王在谋逆浩劫中私相授受,父皇不是早就心知肚明吗?之前咱们兵力不足,不能硬碰硬,可是如今不同,儿臣整治兵力,改革月俸,整顿制度,已经和以前大不一样了,有他们守卫京城,也不怕诸侯王倒戈一击。”

    皇帝眼里一亮,点了点头,“各地诸侯都开始坐大,若是不开始削弱他们的力量,早晚都会危及京城,现在这个时候也好。”

    “父皇,让各地诸侯去,经历了上次的事情,他们必定心有余悸,担心父皇秋后算账,父皇以‘襄平’之名号召,襄助皇上平定民乱,他们为了博取父皇的信任,便会相竞争的出兵示意。

    父皇,此去迢迢,光在路上就能削弱他们的力量,到时候诸侯王在自己的封地上兵力不足,不就好对付了吗?”

    皇帝眼里闪了闪,有一丝野性的光芒,他一拍桌子,“好,太子所言,深得朕心,这一石二鸟之计,真是太妙了。”

    赵构等人看着太子和皇帝一来一往,目光也变得有些复杂,除了一些大臣开始附和,赵构一言不发。

    皇帝深吸了一口气,“那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太子,你即刻前去拟旨,昭告天下,顺便把旨意发到各地的诸侯王手里,就算他们知道这是个陷阱,也不得不往里头跳。”

    太子目光沉敛,“是。儿臣遵旨。”

    下朝之后,太子阔步的走出去,赵构在后面叫住他,“太子,太子请留步。”

    太子转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