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各自折损了不少兵马,这大半年来一直便是打打停停,停停谈谈,边打边谈的过程。
第十八章 谈判副使?
第十八章谈判副使?
这半年来朝廷里最大的政务便是和齐国的谈判。
齐楚大战的结局,如果单从双方兵马的损失上,以及楚皇占了几个城池来讲,齐国是吃了点亏的。白衣众比朝廷的军马死的多一点,狼骑的精锐也死伤无数。
但楚国同样好不了那里。
朝廷的军队单单楚皇带往西疆的二十万便死了一半,留在北疆的同样死了三万,剩余得则被北疆收编。如果再加上北疆战死,以及因为背叛而被楚天lún剿灭的西疆军队,甚至南方被蛮人或何应俅造反而损失的军队,楚国死的人应该是大于齐国的。
当然楚国毕竟是在正面战场上占了便宜的,如今又多了一位宗师坐镇。南方行省也彻底得被朝廷控制,至此南方除了荒人作乱,大局已经无碍。
无论是朝廷基于安抚民心,还是政治的宣传,去年的齐楚大战,楚国都肯定是正义的一方,是胜利得一方。是齐国使者耶律苍狼和萧十一郎密谋刺驾在先,楚国当然要行王师,讨伐齐国。然后百万雄师所到之处,齐国如摧古拉朽般被一败再败,最后只能求和。
当然齐国的宣传则肯定是完全相反的,只需要把双方国内宣传得敌对双方替换一下,便成了另一个王国关于这场战斗的公告。
两国之内的宣传,只是为了振奋各自国民的民心,夸张一点,失真一点,甚至荒谬一点,都是可以理解的。
但当双方做到一起,要开始谈判的时候,关于这场战争的起因,经过,以及最后的结果,自然要有一个可以宣告于世的说法的。
这样的说法是要流传于后世的,被两国子民后世子孙所看的,双方自然都不甘示弱,都想让自己一方的内容看起来漂亮一点,正义一点,实力强大一点。
因此,当这场谈判自去年九月份就开始,但直到年前,双方依旧未能对这场战争得起因有一个双方都能接受得说法。
双方的使节在京都,在上京,来往吵了数个回合,一直到最后都吵不动了未知,总算对战争的起因有了一个共识。
那就是楚国有小人作祟,西疆总督程以法,yù谋自立,同时在两国之中运作,挑起了齐楚的大战。
这样的结论让很多深知内情的人自然是一阵好笑,但已经死了的人,真得再被踩上一脚,遗臭万年,那也是活该!
也许是前面的吵架让双方的使节都太劳累了,过了年后,双方的进展一下子进境神速。
如今不到三月份,双方便已经拟定了一个合约的初文,现在已经经过双方的帝王审核,正准备正式签约。
当然这里面其中还牵涉着很多的问题,比如双方的战俘问题,战后双方的疆域怎么划分等等很多细务。
因此,如今朝廷正准备筹划一个使团去齐国首都上京城,完成条约的初步签订。
楚皇要求郭宗纬参加的便是这样一个使团。
......
楚君凡本来以为这件事跟自己没关系哪,但不想到这日他同样接到了圣旨。圣旨要求他作为副使节随从使团北上。
楚君凡没想到寻得大哥一问,才知道朝廷考虑到齐楚的协议内容中必定很原来的西疆和北疆,如今的北方战区大有关联,因此使团中最好有这样的一个人专门做这样的沟通工作,因为北方战区毕竟不同于朝廷的腹地,此时更相当于楚家的私人王国。
要说这件事,其实楚君文同样是合适的人选,只是有朝臣上奏,楚君凡身为安宁公主的夫婿,自然应该为朝廷建功,楚皇大笔一挥,便钦点了他的名字。
楚君凡此时自然是不愿意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