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4 章(第4/4页)  军统最后的暗杀名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引退"下野.适此时美国有一批剩余物资(军火)运抵上海.一批黄埔系军官闻讯大喜,群起要求参谋总长顾祝同予以分配.顾向蒋介石请示,蒋坚拒批发.原来蒋经国意yù用这批美械来装备他的"青年救国团".蒋介石自然不便一下就发给蒋经国,只叫顾祝同将该批军械运往浙江衢州,暂jiāo蒋经国保管.蒋经国遂令其副团长负责执行.谁知这副团长是潜伏的共产党员,后来解放军渡过长江向浙、赣路急进,这批美械竟原封不动地转到解放军手中去了.

    "青年救国团"在杭州无所事事.这批青年原本是乌合之众,良莠不齐,在杭州一带横行霸道,居民不堪其扰,纷纷向浙江省政府告状.省主席陈仪收到的人民控诉书不下数百份,正不知如何处理.适蒋经国由上海到杭州来向陈仪讨给养,说请陈伯伯多多帮忙.本来省政府的经费就吃紧,何况这"青年救国团"是私自成立的,并未向政府登记,这突如其来的数千人的给养,一时实不易筹措.陈仪对蒋经国沉痛地说,"我们既救国乏术,也不应尽情蹂躏自己的桑梓,吾人实无面目见浙江的父老."说完,从桌上拿起盈尺的控诉书递给蒋经国,叹道:"你看里面控告"青年救国团"的罪状,较诸土匪有过之而无不及."

    蒋经国接过来略为翻阅了一下,一言不发,转头而去.蒋经国在上海打虎,以失败收场,正苦闷伤神,无处发泄.今番不独有求不遂,反而碰了一个大钉子.原本就恶劣的心态愈加不能自持.他气冲冲地到溪口去向其父告御状,难免添油加醋,说陈伯伯抨击"青年救国团"类似一群土匪,如此说来,经国是土匪的小头目,而爸爸就是土匪的大头目了.

    蒋介石闻言,不假思索,即大发雷霆,立刻打电话给陈仪,把陈仪骂得狗血淋头.未等陈仪答腔,便把电话挂了.次日,汤恩伯便奉召到溪口,随即赶到杭州将陈仪撤职拘押,浙江省主席一职由汤部第七十五军军长周磊接替.

    事有凑巧,那时有个闲散军官是陈仪和汤恩伯的小同乡,到省政府求差事,陈因无法安排,就写了一张便条,介绍给汤恩伯酌予录用.汤即捏造事实,谓便条之外,陈仪并致意汤恩伯说,大势已去,不必糜烂地方,倒不如开一缺口让共军渡江.这名闲散军官被qiāng决以灭口.这段骇人新闻当时曾被上海的各大报纸披露.

    汤恩伯拘押陈仪之事发生于1949年2月底,正是蒋介石1949年元月第三次下野之后.此事的发生令人目瞪口呆,李宗仁身为代总统,对近在咫尺的浙江省主席被撤换拘押,直等报纸刊出才知道.时任行政院长的孙科亦不知此事.

    事后,蒋介石才打电话给孙科,要他在行政院政务会议上提出追认.此事表面上虽为汤恩伯所执行,背后全由蒋介石指使.汤的地位不过是京沪卫戍总司令,居然做出拘捕和撤换省政府主席的事来,由此可见,蒋介石专制体制下个人专断的恶劣.

    陈仪之死是带有一定悲剧色彩的.1950年6月18日晨,曾与陈仪在福建共同推行过"新生活运动"的老相识蒋鼎文出现在陈仪面前,这位号称蒋介石手下的"五虎上将"是接受陈仪死刑命令的招待官.他神色黯然地走向陈仪说:"陈主席,请一路走好."

    陈仪淡然一笑道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