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5 章(第3/4页)  企业管理经典案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经验。

    *领导素质。包括自信、自强和一定程度的以我为核心。领导能力既表现为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更表现为组织他人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能力。企业家应很机敏,遇到意外的事件时能创造xìng地解决问题。

    美国最具影响力媒体之一的《时代周刊》每年要选出一位本年度最能引起关注的风云人物作为其年终的封面人物。荣登《时代周刊》1997年度封面风云人物的是多年来“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计算机行业巨子——英特尔公司总裁安德鲁·格罗夫。

    格罗夫之所以能获取此项殊荣,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因为他具备了风险投资对企业家要求的基本素质。而这些基本素质在他的一生中,尤其是在领导英特尔公司的奋斗生涯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格罗夫于1936年9月2日生于匈牙利的布达佩斯。格罗夫从小就饱经风霜,历尽艰辛,磨练了坚强的意志。格罗夫从小就有一个梦想,也是父母共同的梦想,那就是上大学。

    20岁的格罗夫终于如愿以偿,进了免收学费的纽约城市大学,它是当年美国新移民心目中的“牛津大学”。1960年,原来只学过3年英语的格罗夫却以门门“A”的优异成绩于该校毕业,《纽约时报》为此还大大宣扬了一番。

    当他毕业的时候,美国多家研究公司聘请他去工作。经过一番慎重考虑之后,他选择了相对来说还没有什么名气的费尔柴尔德公司,因为他凭直觉看到半导体业的前景。60年代早期正处于计算机开始全面革命的前夕,而费尔柴尔德公司便是这场革命的发祥地。早期计算机在提高运算速度时遇上了一只“拦路虎”:计算机运行速度越快,它就变得越热,而主要的热量来自于计算机的真空管。这些真空管保留或释放出大量的电荷,一旦这些真空管过热,那么计算机就不得不停工歇一歇,从而大大地影响了早期计算机的xìng能。理论上讲,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发明一种具有跟真空管一样功能,但xìng能却相对稳定不受温度影响的装置,也就是后来被称为“晶体管”的装置。

    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戈登·莫尔(当时负责费尔柴尔德公司的研究工作,后来是英特尔公司的总裁、格罗夫的良师益友)提出,这些电荷可以用一种由金属氧化物和矽复合而成的综合电路来存储,也就是后来的“莫斯”晶体管。不同于其他半导体材料,矽既是一种优良的电荷载体,也是一种几乎可以无限吸热的导体。这意味着,电子即使在导体表面以光速运行时,导体也不会因为过热而被融化。更重要的是,由于矽是从沙子里提取出来的,所以地球上矽的资源非常丰富。

    到公司几个月后,格罗夫和他的朋友们取得了计算机史上最重大的突破——找到了导致“莫斯”导体不稳定的真正原因:是由于芯片加工处理过程中矽的不纯引起的。这一发现解决了材料科学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并且为半导体业的革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他们的这一发现却没有引起公司的重视。

    1968年,格罗夫同集成电路的共同发明人戈登·莫尔和诺伊斯一道脱离费尔柴尔德公司,另起炉灶,组建英特尔公司。当时公司的资本是250万美元。根据格罗夫本人的需求,他由科研工作转到制造部门,集中力量提高产品质量。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担任部门经理,1979年,出任英特尔公司的总裁。

    格罗夫是科学家经营企业的典型。他从1987年起任英特尔公司的总经理。在此以后的10年是该公司最兴旺发达的时期,它的各个重大成就无不打上格罗夫的印记。

    格罗夫管理英特尔公司最大的特点是外松内紧。在圣克拉拉那幢如同迷宫一般的英特尔总部大楼内呈现出的是一派轻轻松松的景象:到处是小隔间、咖啡杯和出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