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孰对孰错大约有以下几点判断了:
网景成为下一个微软:非常难。
微软将完蛋:这和有关民族国家的命运一样,必有其发展衰亡的规律。
那么,微软会不会吞并整个Internet呢?
跟盖茨赌输赢,往往是一场已经预知了胜负的游戏。如果存在这样的市场,即一种产品的价值取决于它与另一产品配合的好坏程度,那么软件市场就是如此。微软首先借助于IBM,把DOS系统变为计算机业的标准;然后,用它所掌握的DOS系统的知识建立了便于使用的接口,称为视窗,再通过视窗在电子数据表市场超过了Lotus1-2-3,在文字处理市场超过了Word Perfect。现在,这一大堆连锁产品使微软在市场上取得了几乎不可逾越的优势。
巴克斯代尔把自己的公司比作一只在公路上被一辆正在加速的卡车追逐的兔子。不论是兔子,还是卡车驾驶员,都很明白这场赛跑的重要意义:由于浏览器将成为访问全球范围信息的普遍使用的工具,谁先到终点,谁就将成为信息时代的统治者。
所以,胜者通吃的法则应该成为今天所有企业家清醒的共识,假如哪一天鸿运当头成了胜者,那么你就将连本带利全部收回,那些由失败者付出的代价将统统成为你的回报。因为胜者通吃,王者至尊。这是千古不易的至理。
2.行业老大,舍我其谁
比尔·盖茨的奇迹,只是印证了一条经济学的基本规律:如果市场起飞,那些恰好在起飞点进入市场的人,将会获得超过一般数学期望值的投资回报率。
1975年1月,美国《流行电子杂志》封面刊出了首部阿尔泰电脑机组(微型仪器遥测系统公司研制)的图片,并指出“世界上第一部微型计算机,堪与商用型号相匹敌”。
两个年轻人,比尔·盖茨和艾lún从这篇文章窥到了他们未来的事业——为阿尔泰电脑编制系统程序——BASIC语言。
利用为市政当局研制处理机以分析jiāo通计数纸带所赚的2万美元,两位好友开始了他们艰难的创业之路。1975年7月,微软公司也宣布诞生。在最初的公司股份中,盖茨占60%,艾lún占40%。
艾lún和盖茨认真阅读了关于“阿尔泰”的文章,立刻给微型仪器遥测系统公司负责人罗伯茨打电话,宣称已经研制出一种BASIC语言,只需稍加修改就能够用于“阿尔泰”。而实际上,他们两个并未研制出来,但为了抢先一步,提前获得订货,他们耍了个花招。这种伎俩以后盖茨多次使用,用来抢占其他公司的市场和客户。随后的8个星期,盖茨和艾lún夜以继日地在机房干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为阿尔泰电脑发明一种语言。盖茨全神贯注为新的BASIC编制数码,而艾lún由于没有“阿尔泰”,不得不用PDP-11机模仿来做一些技术xìng工作。
盖茨后来说他在哈佛大学8个星期编制出的那套BASIC程序是“我编制得最好的一套”。以前从未有人为微机编过BASIC程序,可以说盖茨和艾lún为软件工业开创了先河,制定了基本标准。
1975年7月,BASIC语言得到了微型仪器遥测系统公司的认可。
1975年7月下旬,他们与埃德·罗伯茨达成了关于阿尔泰电脑BASIC使用权的协议。对盖茨而言,这是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开始。一个19岁少年除了懂得复杂的技术外,还懂得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这份合同被作为后来软件业协议的范本,成为产业界形成有关此类问题的标准。通过此协议,只要罗伯茨出售或转让BASIC,盖茨就会从中获取一定比例的收入。在产业界,版权意味着可以获得持续收入。
不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