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还是愿意的,出来就是赚钱的嘛。”
南华工商学院易江教授对珠三角约5000名女工做了问卷调查,其结果是:有15.5%的女职工每天加班加点1小时以上;有22.3%的女职工每天加班加点在两小时以上;还有13.15%的女职工每天加班加点在3小时以上;甚至还有7.8%的女职工每天加班加点在4小时以上。女职工月平均收入为876.95元,其中有2.1%的女职工月总收入在300元以下;有39.35%的女职工月总收入在700元以下。调查显示,女工月平均基本生活费用在300元以下的有28%、 301~400元的有16.8%、 401~500元的有12.5%、 501~600元的有15.4%、600元以上的有20.9%。
谭深曾长期调查珠三角女工生存状态,她认为,大多数地方基层政府真正关心的是当地社区建设和居民福利,同时政府和当地人也清楚投资者与自身的利益直接相关。而且越是基层的政府,这种利益关系越明显。虽然他们比政策制订者更早地意识到当地经济发展已经离不开外来工,他们几乎都说过:“没有外来工,就没有我们经济发展的今天!”但是外来工毕竟是外乡人,当地政府对于他们没有责任,当外来工与企业发生矛盾时,很自然地倾向于企业一方。
谭深发现,在各种因劳资纠纷而引发的罢工中,组织者很少是女工,女工们虽然有强烈的不满,但是以忍气吞声为主,即所谓“老实”、“听话”,“这也是外资老板愿意雇用女工的原因之一”。
即便比男工更能容忍恶劣的条件,也并不意味着女工们愿意继续容忍下去。
“东莞,凭什么”
江西大学哲学系毕业的洪日清凭自己多年的经验,将工厂女xìng普工总量减少的原因做了归纳。
首先,珠三角制造业已发展了近20年,许多原先的小镇已经实现了基本的城市化,服务行业已渐成新的容纳劳动力的庞大蓄水池。而且相对于男工,女普工受传统及自身生理的影响,工作年龄段会更短一些。
其次,便是制造业向内地转移,东莞20年来生活消费指数上涨了不少,但外来工工资却停滞不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报告指出,在珠三角地区,农民工的工资增长幅度12年来只有68元,于是许多劳务输出省出现了严重分流。
洪本人15年前便开始从江西吉安组织劳务输出至东莞,在鼎盛时期,洪仅在吉安地区便有针对东莞招工网点近百个,但现在许多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