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4 章(第3/4页)  中国远征军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有坚决进攻的精神。森林山地作战,无论攻防,都必须以攻击为主,才能确保主动地位。如114团第1营解了英军第77旅之危,孟拱战事告一段落后,该旅旅长亲率各级军官赴114团作战地区考察各部队攻击经过,以为参考。他们对该团的攻击力赞叹不已。保持强大的攻击力是以少胜多的重要因素。

    三、埋伏奇袭。常能以一抵百,为小部队取大战果的捷径。但必须行动果敢迅速。

    四、有充足的物资保证。驻印军装备突出火力,每一战斗都尽量发扬火力,大量杀伤日军,减少自己的伤亡。所以,日军虽有丰富的山地战、丛林战经验,但因配备太差,影响战[SJTXT小说下载网|sjtxt.Com]斗精神,此亦为其败因之一。

    五、由于情报搜集组织不够严密,缺乏战术侦察,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

    第四章中国驻印军与缅北反攻

    第四节密支那战役

    密支那位于缅甸北部,周围多山,中间是小平原,为缅甸铁道终点,可直达孟拱、曼德勒、仰光等地。公路北通孙布拉板,南通八莫至腊戍,接滇缅公路入云南,西至孟拱经卡盟可达胡康谷地,与中印公路相接。东有伊洛瓦底江环绕,向东南倾注,经缅甸中部流入大海。不但jiāo通发达,而且是缅北的商业中心和最大城市之一。密支那西北为有名的库芒山脉,把密支那与孟拱河谷隔断,是防守的天然障碍。密支那城西、北面两方都有机场,中印公路也经过此地,战略地位尤显重要。

    一战前敌我态势

    密支那为进出缅甸必争的战略要地,日军自占领缅甸以来即以此为缅北根据地,经过两年的经营,建立了严密的防御设施。日军在胡康战役失败后,深感缅北盟军的发展,将威胁缅中整个局势,动摇日本在缅甸的战略地位。于是,日本集中重兵于孟拱河谷、卡盟和密支那地区,企图阻止盟军前进。

    日本缅甸派遣军司令官河边正三亲临密支那视察防务后指示:关于日军胜败之关键,乃在中印公路能否阻止而定,尤以密支那的得失为前提[注:中国驻印军前总指挥办公室编辑:《中国驻印军缅北战役战斗纪要》上册,第51~66页。]。为了确保密支那,日军收罗18师团残部114联队的第2、3两大队及直属部队,工兵12联队第1中队,56师团148联队第2中队,15师团机场守备大队分遣队,宪兵分遣队及少数缅伪军,总共约3千多人,固守密支那。

    中国驻印军总指挥部洞察日军的企图,除令已在孟拱河谷的新22师、新38师积极猛攻卡盟、孟拱外,决定在密支那另辟战场。4月21日,中国驻印军总指挥部决定,由美国的加拉哈德团和中国部队组成一支突击队,从山路秘密挺进,夺取密支那机场,然后通过空运,把部队和装备运往密支那,最后占领密支那城。这样,中美两国军队混合编组,组成了一支先遣突击队。

    先遣突击队队长为米尔准将。第1纵队(K纵队)队长凯利生上校,第2纵队(H纵队)队长亨特上校。第1纵队由美军加拉哈德团步兵1营、新30师步兵88团、新22师山pào兵第4连组成。第2纵队由加拉哈德国团(欠1营)、7.5山pào兵1排(美军组成)、50师步兵150团组成。4月28日,两个纵队武器装备都补充完毕,由1400名美军,4000名中国军队和600名克钦族突击队员组成的特遣队就开始行动了。

    二奇袭机场

    密支那特遣队翻山越岭,先后在雷班和丁克路高与日军发生遭遇战。在丁克路高战斗中,88团第3营与日军相持17天,使主力绕道前进,直到密支那战役打响,日军撤退,第3营才脱离战斗。

    由于库芒山区古木蔽日,悬坡峻岭,部队艰难地以每天4至5英里的速度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