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 章(第3/4页)  中国商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

    忍受常人不堪忍受之苦(3)

    ---------------

    作为现代的商人,要做到富而不骄,穷而有志,致富思源,富而思进,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创大业。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不要忘记应尽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不要学什么“贵易jiāo,富易妻”,而应该坚持“贫贱之jiāo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要端正心态,力戒浮躁,厉兵秣马,再创辉煌。

    此外,企业的发展壮大,绝非年月之功,需要持之以恒地努力。我们应该摆正心态,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有的人办企业存有暴利心态,急功近利,拼命铺摊子,盲目追求规模化、多元化;有的缺乏战略眼光,盲目跟风,一哄而起又一哄而散;有的热衷于广告炒作,花巨资造名,送票子寻租,觅求保护伞,甚至发起了官瘾,玩起了政治;有的盲目跟风,标王豪赌,乱炒概念等等。

    浮躁是企业发展的致命伤,心态浮躁者只重眼前,忽视长远,只重战术,忽视战略,过一时算一时,捞一把算一把,带有极大的盲目xìng,再加上轻诺寡信,声誉不佳,这就注定了其不可能做强做大,必然成为短命者。

    脑袋空空比口袋空空更可悲,思想贫穷比物质贫穷更可怕!我们需要对管理界的三句名言“智力比知识更重要;素质比智力更重要;觉悟比素质更重要”更加深刻地体味。

    //

    ---------------

    克勤克俭,厌恶奢侈

    ---------------

    忍耐克己,富而不骄,俭约自律

    山西人有一种悠久的历史传统,勤俭质朴,服事勤劳。《丰城朱氏诗说》曰:“唐风勤俭。勤者生财之道,俭者用财之节,圣人教之不越乎此。”的确,勤俭可以陶冶人们的情cāo,使人们懂得“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古往今来,凡成功的商业大贾,都十分注重节俭,厌恶奢侈浪费。虽然他们家财万贯,但勤俭是持家之正道,也是创业精神的另一种体现。

    克勤克俭,厌恶奢侈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这是中国人一贯提倡的节俭作风,勤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古老的训诫。古语云:“成由勤俭,败由奢”。这句话说的就是勤俭作为一种美德在兴衰中的重要作用。

    《杨氏家谱》上说:“天地生人,有一人莫不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业不可废,道唯一勤。功不妄练,贵专本业。本业者,所身所托之业也。”晋商从艰苦卓绝的创业到大富大贵的富贾时代,他们一直遵守着老祖宗的遗训,克勤克俭,留下了晋商勤俭持家的美誉,清朝康熙帝南巡时还对晋人勤俭朴实的民风大加赞赏。

    有“天下第一乔”之称的祁县乔家,资产达千万两白银以上,属晋商中屈指可数的富商大贾。其最初财富是先祖乔贵发只身一人去塞外,靠磨豆腐一点点磨出来的,其创业艰难可想而知。乔家子孙为了守住祖先一点一滴积聚的家财,继承了祖先艰苦创业的精神。

    乔家发迹后只是在旧院里盖了个像样的四合院,乔贵发深知,买卖有赚就有赔,既要赚得起也要赔得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在买卖兴隆时,他便把赚下的银子积存起来,以备不测。并且教导子女,要勤俭持家,绝不能奢侈浪费。

    到乔致庸时代,乔氏“在中堂”又比较明确地制定了家规家法,约束子弟。其家规主要是:一不准纳妾;二不准虐仆;三不准嫖娼;四不准吸dú;五不准赌博;六不准酗酒。乔氏子弟基本上都能遵照执行上述条款。乔家大院老宅门上的“慎俭德”三字,至今尚存。正是这几个字,在乔家长达两个多世纪的经商岁月里,节约勤俭,创下了乔家偌大的家业。

    “大盛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