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价值的“明主”。因此,能识人,还要会请人,真正做到一流人才一流对待才行。慧眼识人才,还要给人才以很高的礼遇才行。乔致庸做到这点请到了阎维藩,就像当年刘备请到了诸葛亮。
//
---------------
任人所长,不拘一格(1)
---------------
晋商认为,人有贤愚之分,贤者又各有所长。一个人文笔很好,处理文书十分得力,若任以分号经理则差,因为他缺乏帅才。有帅才的人,又分为稳健派和进取派,有的善于在逆境中求发展,有的善于审时度势,决定进取。所以要任人唯贤,还必须知人善用,用人所长,才能发挥贤者的作用。
知人善用,任人所长,首先有要知人之智,从长避短,也就是要看清所用之人长在何处,何以长;短在何处,何以短。用人既要知人,又要明事,二者缺一不可。知人则知长短,明事则明顺逆,以长从顺,因逆避短,如此,乃可“出言则听,举事则成”,而“不困”也。不过,“从其所长,避其所短”之运用,除知人明事之外,更须注意灵活机动,不必拘泥。
在这方面,山西票号总号的经理们有许多知人善用的典型,为票号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协同庆经理任用赵厚田主持各分号事,先是“冒险姑苏,急难臬兰,回翔成都、重庆之间二十余年,能使全局营业,恒cāo胜算,皆赖赵君之力”。
蔚丰厚票号任用李宏龄轮番主持北京、上海、汉口的重要分号,官商从无巨额倒欠,被同业誉为贤才。李宏龄善于审时势多谋利,人弃他取,常获盈利。清光绪中叶,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连续发动了多次侵略战争。在这多事之秋,李宏龄依据形势变化,在逆境中求发展。
比如1894年秋,李宏龄由北京调往上海。在未动身前,中日宣战,人心惶骇,京官携眷纷纷外逃,各票号均停止收jiāo款项。李宏龄默察时势,通电各分号照常收jiāo,不过汇费要加重,jiāo款期要延长。同时,将收汇的款项和吸收的存款调至南方有关分号放账,事定后再调回京号,结果获利颇丰。
同年9月上旬,他由京往沪行至扬州,正遇总号令扬号将存款全部退还,并停止收汇上海款项,如不遵办,则以号规论处。扬号本来主要靠做上海和南京的生意,接电后扬号经理白子直大为作难。李宏龄回答:“旧存款不但不还,有新款尽管收存,皆归上海借用。如有汇沪款项,若扬号放出能赚利,也尽管收汇上海。如总号违令见责,与扬号无干,宏自能回复。”结果,照李宏龄意见去做,扬号年终结利3万多两。反之,李宏龄不主持的分号却是另一种情形。
李宏龄对伙友疾苦也非常关心。票号派往各分号的伙友,规定不准携眷,三年回家探亲一次,老少皆然。李宏龄认为这种号规有许多不近人情之处。故积极建议总号改进或灵活掌握。比如有位孔老台,住京数十年,勤勤恳恳,于事事裨益不少,担子亦属甚重,且年逾花甲。李宏龄认为这种情况不能与少年相比,建议可一年回一次家,“他人不得援以为例”。郭倍瑾来京已经两年,按号规离下班期尚有一年,可郭倍瑾临行时完婚才一个月,李宏龄建议总号准予提前归里探亲。由于各分号伙友少年颇多,客居异地日久,气候生活等不适应,不少人身体虚弱,“饮食减少,彻夜不眠,服yào无效,医家言yīn虚火盛,将成痨症”,鉴于这种情况,李宏龄大声疾呼,建议总号对此情况应予以照顾,不必拘于三年才能回家。
晋商知人善用,任人所长,还强调要不拘一格,乔致庸就是其中的代表。马荀原是乔家在包头开办的复盛西商号下属一个小粮店的掌柜,他虽不识字,却善动脑筋,又能吃苦,在他的带领下这个小粮店生意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