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先生侧,先生隐几而卧。二生不敢去,候其寤,则门外雪深尺余矣。
坐春风中
朱公琰,名光庭,见明道先生于汝州。归语人曰:“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月。”
舌耕
汉贾逵通经,来学者不远千里,广有赠献,积粟盈仓。或云:“逵非力耕,乃舌耕也。”
牧豕
后汉孙期少为诸生,通《京氏易》、《古文尚书》。家甚贫,收豕于泽中。学者皆执经垅畔,以追随之。
白首北面
贾琼曰:“文中子十五为人师。陈留王孝逸,先达之傲者矣。然而白首北面,岂以年乎?”
人师难遭
童子魏照求入事郭林宗,供洒扫。林宗曰:“当精义讲书,何来相近?”照曰:“经师易获,人师难遭。yù以素丝之后南,附近朱蓝。”
青出于蓝
《荀子》:学不可已。青出于蓝,而青于蓝;冰出于水,而寒于水。
师何常
《北史》:李谧初师事孔,后还就谧请业。同门生语曰:“青城蓝,蓝谢青。师何常?在明经。”
一字师
张咏诗云:“独恨太平无一事,江南闲杀老尚书。”萧楚才曰:“恨字未妥,应改幸字。”永曰:“子,吾一字师也。”
东家丘
汉邴原就学于孙崧,崧曰:“子近舍郑君郑玄,而蹑至此,岂以郑为东家丘耶?”原曰:“人各有志,所向不同。君谓仆以郑为东家丘,则君以仆为西家之愚夫矣。”崧谢。《家语》:孔子西家有愚夫,不识孔子为圣人,乃曰:“彼东家丘,吾知之矣。”
吾道东
汉郑玄事马融,学有得。及辞归,融喟然谓门人曰:“吾道东矣!”
吾道南
宋杨龟山师明道先生。及归,送之出门,谓坐客曰:“吾道南矣。”
《易》已东
汉卜宽学《易》于田何,学既有成,宽东归。何喜谓弟子曰:“吾《易》已东矣!”
郑西夫子
后汉杨震明经博览,为诸儒所宗,号曰:“关西夫子”。
南州阙里
兖州曲阜县阙里,孔子所居之地。朱熹居建阳,有考亭,明经论道,诸士子号“南州阙里”。
教授河汾
晋王通教授于河汾之间,弟子自远至者甚众。累征不起。赵郡李靖、清河房玄龄、巨鹿魏征,一时王佐之才,皆出其门。
师友渊源
古人学问必有渊源,杨恽一囗迥出当时流辈,则司马迁外甥也。
吾道之托
黄字直卿。朱熹曰:“直卿志坚思苦,与之处,甚有益。”遂以女妻之。熹病革,出所著书授,曰:“吾道之托在此。”
此吾老友
蔡元定,八岁能诗。及长,登泰山绝顶,日惟啖荠,于书无所不读。朱熹扣其学,大惊曰:“此吾老友也,不当在弟子列。”
通家
孔融年十岁,闻李膺有重名,造之。膺问:“高明父祖常与仆周旋乎?”融曰:“然。先君孔子与君家老子,同德比义而相师友,则融与君累世通家也。”
父执
《曲礼》曰:“见父之执(执,父同志之友也),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不问不敢对。”
识荆
李白与韩荆州书曰:“白闻天下谈士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至此哉!
山斗
韩昌黎以六经之文为诸儒倡。自愈殁后,其学盛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
函关紫气
老子将度函谷关,关吏尹喜望见紫气,知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