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零九章 流水(第1/4页)  农家记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年一度的桂榜发榜,惊喜自然就像野火般蔓延了开来。

    却不提大堂哥那厢,因着同时收到的还有方家特地细心整理出来的乡试三场的考试试题,以及今科大比中举名录的缘故,大堂哥喜上眉梢的同时,又是何等的心悦诚服。

    虽然试题上头,同以往历年乡试都大差不离的,第一场仍是试《四书》文三篇,《五经》义四篇;二场题用《孝经》论一篇,判五道,诏、诰、表中择作一道;三场亦是经史时务策五道。

    可涉及内容,尤其时事题目上头涉及之浩繁庞杂,兵制、赋税、选官、土地、律例、水利,无所不包,却是历年少见的。

    对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一众应试秀才来说,自不是甚的好事体。

    饶是方案首,但要下笔,都略有迟疑,就更不用说大堂哥了,足有一半题目没有把握。

    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方家抄录过来的桂榜名录上,一百名姓,陌生感扑面而来。

    名列前茅的,竟然足有一多半都是他们对照不起来的生面孔,而以往他们众所周知的那些个念书念得好,文章更是写的花团锦簇炳炳烺烺的才子学子们,却大多名次靠后,甚至于名落孙山也不在少数。

    而且大堂哥同方案首从前到后找遍名录,都没有找到隔壁历阳府的“小三元”。

    两人不禁面面相觑。

    要知道,隔壁历阳府同他们宁江府相差无几,也是文风卓著之地,从来人才辈出,久盛不衰。

    而这位同方案首齐名的“小三元”,最为擅长的就是各种“截搭题”,而且引经据典、文藻华丽,在他们这些个青年学子间,一向备受推崇。

    更是方案首最为看重的竞争者,旧年就有人曾断言,今科解元,必会从他们二人中所出……

    只说果如大堂哥之前推测的那般,转天过来,心神不宁的秦家这厢,就又收到了报子快马加鞭从省城贡院送来的捷报。

    仍是由李巡检亲自打马护送过来的。

    只不过同上回相比,这遭听着报子一路高呼着秦老爷今科试中七十八名举人的好消息,李巡检自是睡着了都能笑醒了的。

    至于秦家这厢,自是举家欢庆的。

    只不过各有各自欢跃的点儿罢了。

    譬如说,秦老爹秦老娘一众人,一直思来想去的,大多觉得以秦连豹的程度和稳定,中或不中,或许就在一线之间。也就是说哪怕中举,坐红椅子可能性也非常大,颇为惊险。

    结果出来,自是大喜过望的。

    万万没有想到着结果竟比他们预期的最好结果还要好的多。

    尤其秦老爹,就连他自个儿都没想到竟会这般的激动,说是老泪纵横,都不为过的。

    而罗氏、花椒诸人,对于秦连豹是否中举,并没有大伙儿那么深的执念,自是喜出望外的。

    万万没想到秦连豹竟又一箭上垛。

    而期待着能尽快见到秦连豹的心思,自是更甚的。

    至于一直以来就差把患得患失写在脸上的秦连熊,自是扬眉吐气、踌躇满志的。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他桂榜题名呢!

    可在他而言,秦连豹的努力总算有了个好结果,阖家一直以来的夙愿终于得尝,再退一步,祖宗先人那里也有了能让他们安心的告慰,再高兴也不为过的。

    背着手在当地飘了两圈后,忽的一拍脑门,就喊来了正在门口扯着嗓子维持秩序的秦连凤:“老五,赶紧麻溜地跑趟崇塘,把各家鞭炮铺子里的炮竹都给我包圆了,咱们放个通宵!”

    因着之前太过患得患失的缘故,以至于就连一贯洒脱的秦连熊亦是束手束脚了起来,思虑再三,还是没同旧年似的往海了的备足炮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