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九十章 教材(第1/4页)  农家记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花椒觉得自己长到十三岁,怕是再没有哪一年能有这样的忙碌、热闹的。

    时序进入三月,风吹在身上已经有了暖意,家里的春延迟白芹还未悉数出货,先是家里头自旧年开始兴建的一干新房渐次竣工,姚氏妯娌诸人都把心思放在了新房的布置上。

    随后宅子东头又开始兴建起三间三进的学塾来,虽然在建筑风格上同秦家大院相差无几,造型拙朴、装饰简单,走的仍是开朗大度的风格。但也同样方整规则,庭院极大。

    秦连豹各有妙用,不仅在这一间学塾中设下了好多间课堂同室内室外两处演武场,还特地建了一间大大的藏书堂,并为各科随意科都设置了专门的学习场所。

    这其中包含了一间小型的工坊,里头一应工具俱全,只有你说不上来名目。但凡秦家一众兄弟及姻亲故旧们擅长的手艺,除开秦连龙师承于老丈人的钉秤手艺不得外传之外,其余都可以在这倾囊相授。其次还有一方大概两三亩左右的,交由丁香同小麦共同设计而成的粮桑鱼畜、循环往复的小型田庄。尤其还有一间小小的铺面,是完全仿照钱德隆的店堂设计而成的,明堂开阔、动处求财,柜台、账房一应俱全……

    之后花椒姐妹同大堂嫂左氏在阖家的支持之下,又由花椒牵头成立了“女学筹备委员会”。头一个就是确定了“容膝居”的名号,随后又择定了“容膝居”的所在,就如她们之前所商量的那般,经过阖家风同意之后,直接设在了家中东跨院的一进学塾中。而“容膝居”的牌匾以及“贻谋燕翼”的题刻,也已经由秦老爹主动接下帮着雕刻了。花椒姐妹就一心一意的在秦连豹的指点之下,给女学量身定做课程规范甚至于教材。

    忙到火烧眉毛、脚打后脑勺,简直不可开交了的花椒却是说不出来的忙并快乐着。

    直到时序眨眼的工夫就进入了四月,四月初八,浴佛节,也是吃乌米饭的日子,更是三堂哥同三堂嫂钱氏的良辰吉日。

    虽然以钱运仁之豪富,崇塘百姓并没有看到想象中的十里红妆的风光场面,不免失望,但钱运仁两口子是私底下又折了大笔的压箱钱与钱氏的。

    这且不说,只说钱氏为人,言辞庄重,心怀浑厚,就已经让阖家满意不已了。

    随后随着二堂哥婚期的临近,五月初上,吃过五黄三白,四堂哥同五堂哥总算紧赶慢赶的从利州赶回了崇塘。这堂兄弟二人这样急着往回赶,就是为了参加兄弟们的婚礼,给新郎官迎亲代酒的,同时也带来了李蹊茴香两口子送给新人们的贺仪。

    都是川蜀之地的特产,蜀锦蜀绣、蜀笺卤漆。或精致华丽,或清雅瑰丽,别有意趣。

    李蹊一家在利州适应的还不错。

    李蹊是个粗中有细的人,外表看起来粗放豪气,实则精明练达。上任半年来,在军营里也算如鱼得水了,大伙儿大多喜欢同他结交。就算那些个军中世家出身的老油子三不五时的就要生事,也能一笑而过。

    至于茴香同祺姐儿,因着李太太高瞻远瞩、经验丰富,特地给茴香带上了擅长江南菜的厨子,结结实实的祺姐儿除开在船上的辰光还念叨了五六天的李巡检,倒也不曾水土不服。茴香也很快就适应了一路向西的十里不同风,甚至于过完正月半,四堂哥同五堂哥带着几车的礼物启程返回崇塘的辰光,茴香又再次怀孕了。

    四堂哥五堂哥回来后不久,五月十八,二堂嫂孔氏进门。

    因着家世渊源,为人又古道热肠、好为人师的缘故,很快就被大伙儿全票举荐的会长花椒聘为筹备委员会的顾问。

    再跳过黄梅天同三伏天,也就是俱都不适宜成亲的“半月妻”的六月,以及阴气甚重的七月。八月二十八,天气已经凉快起来了,六哥同六嫂何氏的婚期就定在了这一天。

    不过赶在婚期之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